第(1/3)頁 易鵬下一個目標,不用多說,自然便是漢中張魯。 漢中是西川門戶,對于蜀地而言,它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首先,它北連司州和涼州二州,東通荊州, 可攻可守。 如果他拿下了漢中,那么,整個蜀地的資源,都可以向其傾斜,以漢中為跳板,北定中原。 歷史上,無論是劉邦,還是蜀漢的諸葛亮,都是以漢中為跳板,攻取中原的。 只不過,一個成功了,一個失敗了。 不過,想要討伐漢中,必須要師出有名,不能隨便攻打它。 否則,會落人口食,或者得一個名義不正的名聲。 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想要弄一個名分,還不容易? 易鵬自有辦法。 比如,他可以讓手下士卒,化妝成張魯的士卒,穿上張魯士卒的軍裝,然后劫掠邊界處的蜀中百姓。 如此,易鵬不是就有了出兵的理由嗎? 事情按照易鵬的安排進行著,隨后,易鵬以為邊界蜀地百姓討個公道為由, 率領麾下大軍,進攻漢中。 而漢中和蜀地之間,隔著一道關隘,那便是劍門關。 劍門關位于四川劍閣縣城南,其兩旁斷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的美譽。 當然,此時的劍門關,應該稱為劍閣關。 據史料記載,當年諸葛亮任丞相的時候,見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里,天開一線,因而稱呼其為劍閣。 到了唐朝, 劍閣關改名為劍門關,從此流傳了下來。 劍閣關十分險要, 但是,在翼龍的羽翼之下,這點高度,便不算什么了。 此時,易鵬麾下翼龍數量,達到了50只,而且,這些翼龍都是翼展極大的大型翼龍。 一次,它們便可以把五十個士卒,運送入劍閣。 當然,為了隱秘,不被人發現,運送士卒,必須選擇在黑夜進行。 漫漫長夜,劍閣關內的張魯軍不會知道,易鵬的大軍,已經開始一撥撥的被運送入關了。 隨后,他們趁著敵人不備,直接放火偷襲了劍閣內的敵營,敵軍毫無準備,根本沒有料到會遭受易鵬軍的襲擊,因而瞬間陷入了混亂狀態。 而入關的甘寧等猛將,一人當先,先沖到關門,殺了守門官兵,隨后直接打開了劍閣關的大門。 易鵬大軍已經等候多時,看見關門打開,他一聲令下,大軍猶如潮水一般,朝著劍閣內涌去。 瞬間,雙方混戰在了一起。 其中,甘寧眼疾手快,他看見敵方大將軍旗,立即狂奔而去,殺奔了過去。 那將領,便是張魯派往劍閣的守將,昌奇。 張魯能夠雄霸漢中數十年,手中還是有一些能人志士的。 他的首席謀士便是閻圃,其人頗有謀略,而且擁有遠見。 史料記載了這么一個小故事。 一天,一個漢中農民耕作時,在田中挖出了一塊玉印,獻給了張魯。 張魯手下便紛紛進言,想要讓張魯稱王,號曰漢寧王。 閻圃聽聞之后,立即勸諫道:“漢川地區的百姓,超過十萬戶,土地肥沃,錢糧充足,并且四周都是崇山峻嶺,十分險固。上可以輔助天子,其次可以仿效竇融,也能保大富大貴。這已經足夠了,沒有必要稱王。否則,恐怕會招惹其他諸侯不滿,惹上禍事。” 張魯聽從了閻圃的建議,以至于常年以來,諸侯混戰,都沒有波及到漢中。 這便是閻圃睿智的地方。 反觀袁術,卻昏聵無比,做出了自取滅亡之事,竟敢妄自稱帝,最終被諸侯圍攻,命喪黃泉。 除了文臣,張魯手下也有不少猛將,如張衛、楊柏、楊昂、楊任、昌奇等。 不過,這些所謂的猛將,大多都是二三流而已,不成氣候。 如果非要矮子里拔將軍,那么,楊任算是里面武藝最高的,差不多有一流水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