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火勢使得敵軍大亂,公孫瓚趁勢突襲,使得劉虞大敗。 最終,公孫瓚殺了劉虞,占領了幽州之地,至此公孫瓚麾下實力大增,他不僅收編了劉虞的降兵,同時收獲了巨額財富,他用這些財富鍛煉士卒,組建了一支無敵騎兵,那便是白馬義從。 看看,這劉虞是不是太過仁慈了? 所謂慈不掌兵,這劉虞手握巨大優勢,卻硬生生被自己作死了,也真是可悲又可笑。 由這樣的人擔當監國,洛陽城便終究只能是一個軟柿子,翻不起任何浪花來。 這是其他諸侯們想要看到的景象,也是易鵬想要看到的局面。 易鵬也不希望皇權太大,這樣不利于他之后平定中原,一統天下。 人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盤算,都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你以為劉備真的想要興復漢室嗎? 他不過是以此為借口,想要博得聲望,以此招兵買馬,打下屬于他的江山。 這些諸侯,幾乎沒有誰在乎漢室的興亡,他們只在乎自己的江山。 易鵬同樣如此。 他想要用最小的力氣,獲取最大的利益。 而只有讓中原混亂,軍閥們相互激烈的交戰,他才能最終坐收漁翁之利。 論功行賞,確定監國人選,兩件大事,便就這樣解決了。 接下來,是第三件大事,如何處理叛賊。 這一次,聯盟軍一共俘虜了敵軍八萬人。 其中,有六萬,原本屬于洛陽常備軍,只是因為受到了董卓的脅迫,他們才不得已參戰的。 這些人,并沒有做太多的壞事,因此受到的處罰最輕,最重的也不過是杖刑,打幾棒子了事。 而剩余的兩萬人,都是西涼兵,屬于董卓嫡系,這些人可就壞透了。 這些時日,他們在洛陽城作威作福,可是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 只是因為當時他們勢大,城內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但是現在他們成為了俘虜,這可就不一樣了。 有些受到侵害的文武百官,義憤填膺,提出想要把他們千刀萬剮,以泄他們心頭之恨。 這時,易鵬突然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這些人罪大惡極,如果就這么殺了他們,實在是太便宜他們了。倒不如奴役他們,讓他們像奴隸一般干苦力,直到累死。” “正好,交州地廣人稀,需要大量苦力干活,不如微臣用十萬金買下他們,讓他們去交州干苦力,直至累死,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一聽說十萬金,整個大殿內的百官眼睛都要亮了。 十萬金,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如今的洛陽,看似繁華,實則國庫早就空虛。 加上董卓入侵洛陽以來,窮奢極欲,早就把國庫僅有的一點家當霍霍干凈了。 朝廷很缺錢。 缺錢缺到,連百官的俸祿都發不起了。 而如今朝廷勢微,各地又實行州牧制度,各地的賦稅根本不用上繳,連最大頭的稅收都沒有了,你說朝廷以后用什么來發放俸祿? 讓各州牧上繳稅收? 呵呵,各州牧會干嗎? 當然不會了。 你見過吃到嘴里的肥肉,然后平白無故的吐出來的嗎? 最終,易鵬的這個提議,得到了百官的支持,很快便通過了。 允許易鵬用十萬金,買下那兩萬西涼兵的性命,用于做苦力。 士卒的生死,朝廷百官并不在意,他們真正想要處置的,是董卓這個老賊。 董卓這家伙,在洛陽城可是真正的壞事做絕,許多在朝大臣,都慘遭他的迫害而身亡。 在場的百官,許多都與這些遭到迫害死去的官員有著密切的關系,或是親戚,或者是友人,他們對董卓恨的咬牙切齒,恨不得把董卓千刀萬剮。 如今董卓死了,他們連其尸體都不愿意放過,因此有人提議,把董卓的尸體點了天燈。 這個提議,得到了百官一直同意,就連袁紹、曹操等諸侯,都沒有反對。 當日,董卓的尸首便被插入了燈芯,在城門口點亮了。 董卓身體肥胖,渾身都是油脂,在燈火下,這些油脂燃的啪啪作響,燈火百日不熄,此乃后話。 散朝的時候,易鵬正準備立即回府,處理一些事務,他剛走出大殿,一個身穿朝服的老者叫住了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