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整個慶功宴熱鬧非凡,除了各路諸侯首腦之外,還有朝中的文武百官,王允、蔡邕也在其列。 連帶著,整個洛陽城的黎民百姓,也跟著慶賀起來,到處張燈結彩, 歡天喜地。 這些時日,因為粗魯的西涼兵的迫害,洛陽百姓的日子,很不好過。 這些西涼兵,上街的時候,隨意吃喝, 看見好東西便拿,便搶, 銅錢是一個子都不給的。 如果有商販掌柜膽敢向他們要錢, 少不了要被毒打一頓,甚至還會被他們劫掠店內的財貨,日子過的苦不堪言。 現在好了,這些西涼兵終于被趕走了,以后,他們又能過上太平日子了。 官民同樂,整個繁華的洛陽城,陷入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處處喜氣洋洋,朝氣蓬勃。 誰人能知道,如果不是易鵬的阻止,這座百萬人口的帝都,將會變成一片人間煉獄,無數洛陽百姓命喪在董卓的手中,繁華的樓宇屋舍,也全被他付之一炬,全部燒毀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易鵬保全了整個洛陽, 包括住在里面的文武百官,所有黎民百姓。 他也稱得上是,某種意義上的英雄了。 當然,易鵬不是一個居功自傲之人,他根本不在乎這些虛名。 晚宴上,劉協對易鵬贊賞有加,并且提出,想要把他留在京都,輔助他處理朝政。 此時,不過才191年2月,漢獻帝劉協才剛滿9歲,如此年幼,按理說,是不能親政的。 大漢祖制,如果皇帝年幼,則由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代為監國,垂簾聽政。 等到皇帝成年之后,再把權利交還給皇帝。 可惜,漢獻帝有些可悲。 她的生母王美人, 被醋壇子何皇后給毒死了。 而他名義上的母親,何皇后,又在數月前,被董卓逼死了。 不僅何皇后,連帶著,少帝劉辨,以及劉辨的嬪妃唐姬,全部赴了黃泉。 而他的祖母,董太后,早在董卓入京以前,便在與何皇后的爭權奪利中失敗,因而憂懼成疾而死。 可以說,小皇帝的親人,在世的,已經沒有多少了。 細細算來,竟然只有易鵬這個原本的局外人,與他的關系,最為親密。 或許是看中了易鵬的能力,以及想要讓親人陪在他的身邊,小皇帝想要讓易鵬留下輔政,并且把他的姐姐,萬年公主接過來,一起住在洛陽城。 這樣,他才感覺到,更為安全一些。 洛陽是大漢政權的中心,能夠待在這里為官,加上小皇帝的青睞,原本是極好的。 但是,易鵬卻知道,他不能留在這里。 因為,如今的大漢,早就日薄西山,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了。 明面上,劉協是皇帝,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然而實際上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了。 就眼前參加晚宴的各路諸侯們,便根本不會聽從他的調度。 目前來說,實際控制在小皇帝手中的地盤,竟然只剩下眼前這座洛陽城了。 不過,作為曾經的帝都,洛陽城人煙阜盛,人口眾多,數目在百萬人以上。 有史為證,《后漢書郡國一》記載,“河南尹二十一城,永和五年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口百一萬八百二十七……” 這河南尹,指的就是洛陽,不過是廣義的洛陽,包括了洛陽城周邊,奴屬于洛陽地界的縣城。 因此,小皇帝的手中,還是有一些人馬的。 但是放在整個大漢十三州,劉協充其量,不過是一諸侯。 易鵬之所以不想待在洛陽,其中有諸多的原因。 首先,作為帝都,朝中文武百官均住在這里,常言道,人多是非多,他待在洛陽,容易遭人忌憚,或者嫉妒,上面又有一個天子壓著,做起事來束手束腳的,太不方便了。 他總不能學曹操,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吧? 那算是徹底跟小皇帝翻臉了,將其視為傀儡,易鵬覺得,這不符合他的利益。 與其趟洛陽這趟渾水,他待在交州,做他的土皇帝不好嗎? 趁著中原大亂,各諸侯居心叵測的時候,他慢慢從南方,逐步吞噬荊州、揚州、益州等地,做大做強,積蓄實力。 等到大勢已成,他再一路北伐,攻略大漢其他疆土,豈不更好? 這是目前來說,最符合他利益的一條道路。 與其陷入洛陽這猶如沼澤泥潭一般的官場,倒不如出去,天高任鳥躍,逐步發展壯大他的勢力。 當然,這些話,他不能說出來。 翌日,早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