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座的諸侯們,不乏有識之士,如曹操、孫堅,都是極為擅長行軍作戰的,袁紹其實也不差,只是他性格太過高傲自負了。 眾人僅僅只是討論了一下,便制定了基本策略,率先拿下汜水關和虎牢關,然后順勢攻入洛陽。 目前唯一的難題是,怎么攻破汜水關,由誰去當這個先鋒官。 董卓手握二十萬精兵,其中光是西涼鐵騎,就有足足八萬,如飛熊軍,便是名震天下的精銳鐵騎。 因此,誰都不太愿意前去應戰,觸碰這個硬骨頭。 再加上,汜水關和虎牢關,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雄關,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需少量守軍,便能抵抗千軍萬馬。 正因為如此,想要奪取這樣的關隘,恐怕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眼前這十八路諸侯,看似是為了興復漢室,過來鏟除董賊,拯救皇帝的,實際上,他們心里各有各的小算盤。 人嘛,都是自私的,大漢的興亡,這些世家貴族根本毫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這皇帝,是姓劉,還是姓朱,他們根本不在乎,只要他們永遠是貴族,擁有享受特權,誰做皇帝,對于他們而言,又有什么區別呢? 這些諸侯,都不想出力,他們之所以來此,不過是想要蹭一點戰功。 當問及攻打汜水關先鋒官人選時,在場大部分諸侯全都沉默了,他們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希望對方打頭陣。 有些,甚至直接閉上了眼睛,老神在在的坐在原地,一副穩如泰山的模樣。 一時之間,竟是沒有一人主動請戰。 當然,這十八路諸侯,不是所有的都是慫包,有兩人,還是頗有志氣的。 一個,是矮黑的曹操,曹阿瞞。 另一個,則是江東猛虎孫堅。 孫堅可是出了名的勇猛,在他很小的時候,他便單槍匹馬,殺死數百水賊,解救百姓,其勇猛無敵的形象,威震整個江東。 孫家之所以能夠崛起,最終建立起了吳國,其中少不了孫堅的拼搏。 孫堅見眾人全都沉默不語,不由眉頭一皺,有些生氣。 他搖了搖頭,心中對在座的諸侯們,很是失望。 見無人應答,孫堅嘩的一聲站起身來,慨然說道:“堅愿作為先鋒,前去攻打汜水關。” 孫堅勇猛的名聲,傳遍各地,就在前來赴任的路上,他剛剛把荊州江夏郡太守給嘎了,因此他與黃祖和劉表結仇了。 有人愿意當這個出頭鳥,其他諸侯自然不會反對,紛紛耍嘴皮子,對孫堅夸贊道:“文臺兄勇猛過人,可擔此任!” 就在孫堅準備出帳,點齊他本部兵馬出戰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其實,我倒是有一個辦法,能夠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夠讓汜水關,不攻自破。” 此言一出,四周頓時一片嘩然。 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夠攻破一座雄關? 這天底下,怎么會有這樣的法子? 眾人不由聞聲望去,隨后發現,說出這番話的人,竟然是副盟主,易鵬。 對于易鵬的才華,曹操、孫堅都曾經親眼見識過,而其他諸侯,隱隱約約,也曾聽過其大名,只不過因為易鵬在交州待了五六年,從未踏入過中原,致使很多人都已經慢慢淡忘了他。 聽說易鵬能夠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汜水雄關,曹操不由眼睛一亮,問道:“莫非鵬舉兄又有妙計于胸?” 袁紹,以及其他諸侯,也投來了好奇的目光,想要知道,是什么妙計,竟然能夠如此輕松的拿下汜水雄關。 易鵬微微一笑,并沒有明說計策,而是緩緩說道:“我那計策,說難不難,說易又不易,只不過,暫時不能明言,恐會失效,還請各位容我暫時賣一個關子。” “不過,我卻可以在此立下軍令狀,三日之內,我不出動一兵一卒,必能大破汜水關,否則,我易某甘受軍法處置!” 此言一出,諸侯們再次一片嘩然。 軍令狀這東西,可不是隨便能立的,一旦完成不了,甚至會把身家性命搭上去。 易鵬能夠在眾人面前立下這道軍令狀,便是說明,他具有十足的把握了。 這不由更加讓在座諸侯們好奇,究竟是什么計策,能夠如此神奇,不戰而勝? “莫非這位易州牧,在汜水關有什么內應?” …… 一時間,諸侯們相互嘀嘀咕咕,各種猜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