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的,易鵬想要過皇帝一般的神仙日子。 劉備滿眼感激的看向易鵬,連連稱謝,隨后帶著自己的兩個義弟,跟在易鵬身后,進入了大營之中。 營帳內,十八路諸侯首腦已經齊聚于此,正圍在一處沙盤旁,研究著行軍策略。 眾人見易鵬進來,有認識的,立即上前打起了招。 “原來是易州牧來了,失敬失敬,有易州牧在,這一次那董賊必敗無疑!” 說話的是一個身材矮小,面龐黝黑的漢子,他熱情的迎了過來,對著易鵬抱拳為禮。 易鵬認得對方,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曹孟德嘛。 只不過,此時的他依舊只是一個騎都尉而已,不論是身份,還是資歷,都無法與易鵬相提并論。 除了他之外,長沙太守孫堅,和北平太守公孫瓚,全都熱情的湊了過來,與易鵬打起了招呼,寒暄了幾句。 他們都是一同參加過黃巾之戰的戰友,事過五六年之后再次重逢,彼此之間多了一份親切。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對易鵬熱情有禮。 畢竟,黃巾之亂后,易鵬一直偏居交州,一晃便是五六年,朝堂上,關于他的傳說,早已經被淡忘了,人們似乎已經忘了,這個曾經料事如神,能夠驅使異獸的厲害人物。 袁紹見各路諸侯已然到齊,便組織大家,一起商討討伐董卓事宜。 這時,一個人站了出來,說道:“所謂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諸君遠道而來,共同討賊,理應選一位盟主,統一發號施令才是。” 說話的,是河內太守王匡,出生于中原頂級豪門世家,瑯琊王氏,與司徒王允,系出同門。 因此,他說話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話音剛落,其他諸侯便紛紛點頭附和,顯然對他的建議,十分贊同。 的確,這一次前來的各路諸侯,人員紛雜,如果沒有一個盟主統一調度,很容易使得聯軍陷入混亂,各自為戰的境地。 這個建議,提的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關于盟主的人選,眾人卻產生了極大的分歧。 按理說,易鵬的地位,是在座所有諸侯們最高的。 他是當朝駙馬,漢靈帝劉宏女兒,萬年公主的丈夫,同時身兼重任,鎮守邊疆,官至交州牧,與現今的皇帝劉協是親戚關系,光是這份關系,也不是別人能夠比擬的。 不過這里要說明一下的是,這個年代,并沒有駙馬這么一說。 其他諸侯,看見易鵬之后,大多都是稱呼其為‘易州牧’,而從來都沒有稱呼其為‘易駙馬’。 這是因為,駙馬這個詞,最早出現于漢武帝,是一種官職的稱呼。 全稱為駙馬都尉。 駙馬都尉,是負責皇帝在出游時車馬的官職,俸祿兩千石,屬于高級官員,一般都是由皇室、外戚或者王公子弟擔任的。 而到了魏晉之時,這個官職一般是由皇帝的女婿擔任的,簡稱駙馬。 從此,駙馬就不是一個實際的官職了,而代指皇帝的女婿。 到了清朝,朝廷又把稱呼改為了‘額駙’。 易鵬地位很高,但是,他與在座的大多數諸侯的關系,較為疏松陌生。 他是靠買官出仕,然后憑著戰功和賄賂宦官,才一步步登上高位,最后因為俘獲了公主的芳心,這才成為當朝駙馬。 所以,他與朝廷百官,幾乎毫無關系可言。 相比之下,袁紹就不同了。 他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豪門世家,而且袁家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座的諸侯,有許多都與袁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么相互通婚聯姻,要么曾經是袁家的學生。 在這一點上,易鵬是遠遠比不上袁紹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