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公元1277年,緬國出動800象兵,4萬士卒入侵元朝,鎮守緬甸的,是元軍千戶信苴日,他僅僅只用了700騎兵,便大緬國大軍擊退了。 所用的法子,其實也很簡單,利用騎兵的機動性,配合復合弓的殺傷,射擊象兵馭手。 當時制弓技術已經很高了,所制作的復合弓具有極強的穿透力,能夠殺傷馭手。 如果象兵的馭手死了,大象就會失控,象兵不戰自潰。 而蒙古騎兵,所騎乘的是蒙古馬,蒙古馬體型矮小,能夠在林地中自由穿梭。 在交戰時,蒙古騎兵根本不與緬軍接觸,而是保持距離,用復合弓輪番射擊,打的象兵毫無招架之力。 智取,強攻,這便是古代應對象兵的辦法。 易鵬早就知道對方有象兵,因此他已經有所準備了。 見對方終于出動了象兵,他立即吩咐道:“火牛陣,準備!” 易鵬的這一招火牛陣,脫胎于帖木兒的火駱駝陣,其實就是在牛尾和牛身上綁上干草,灌一些火油,點燃之后,驅使它們沖向象兵。 干草和火油,在點燃之后,迅速燃起熊熊烈火,在火燒的驅使下,水牛吃疼不已,于是頭也不回的朝著前方猛沖而去。 巨象畏懼火焰,看著熊熊烈火朝著它們沖來,它們瞬間變的焦躁不安,雙眼閃爍著恐懼。 終于,一頭大象按捺不住,驚懼的嘶鳴一聲,然后倒頭便逃,完全不顧頭頂馭手的阻攔。 馭手扯著繩子,想要讓大象停止逃跑,但是,此時的巨象早就已經是驚弓之鳥了,根本不聽話,只顧著自己逃跑。 “所有巨獸,沖鋒!” 易鵬再次一聲令下,板齒犀、披毛犀等巨獸,便猶如重裝鐵甲一般,朝著象兵碾壓而去。 象兵雖然巨大,但是在板齒犀等巨獸的沖鋒之下,它們也沒有絲毫勝算。 畢竟,不論是板齒犀,還是披毛犀,都比巨象要兇悍。 它們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便是,它們是受到易鵬的精神力控制的。 因此,在易鵬的控制下,哪怕它們畏懼火焰,也會奮不顧身的殺向敵人。 這便是他手上的又一巨大優勢。 林邑軍的象兵厲害嗎? 厲害,說實話,哪怕是森林大象,體型也夠嚇人的,即使不及他手上的那些巨獸,但是也依舊是森林霸主般的存在。 但是,所有的象兵都有一個缺點,畢竟,大象都是動物嘛,它再聰明,也不及人類。 一旦遇見危險,或者駕馭它們的馭手喪生,它們便會瞬間陷入混亂狀態,不知道該干什么,或者被嚇的倉皇逃竄。 大象那腦子,是不懂戰爭是什么的,更不知道該怎么打仗,它的行為,完全依靠人類駕馭。 但是易鵬麾下的巨獸就不同了。 它們的行動,完全受到他的意念控制,因為親密度的關系,可以說,它們完全聽命于他,哪怕他讓它們去死,它們也會毫無猶豫的照辦。 像象兵這樣,依靠人類馴化的野獸,能夠做到這樣嗎? 當然不能了。 這便是差距所在。 象兵原本就被火焰嚇唬住了,現在又遭到了板齒犀等巨獸的碾壓撞擊,它們一個個的,死在了犀牛角的捅刺之下。 同時,象兵在逃竄時,慌不擇路,踩踏向了自家陣營,不少林邑國的士卒,就這么冤屈的被踩死在了自家的大象腳下。 在大象慌亂的沖擊之下,林邑國整個軍陣徹底被沖散了。 “好機會!” 眼看敵軍大亂,此時,正是趁人病,要人命的大好時機,易鵬怎么可能錯過這么好的戰機。 他立即拔出腰間利劍,向前指道:“所有士卒,全軍出擊!” 頓時,九千新兵蜂擁而出,猶如潮水一般,向著前方亂作一團的林邑大軍掩殺而去。 除此之外,易鵬麾下其他野獸也動手了。 敵營混亂的時候,正是刺客類巨獸利用自身敏捷的身手,偷襲敵人的大好時機,恐貓、毀滅刃齒虎、巴博劍齒虎、鋸齒虎,以及泰坦鳥等巨獸,全部出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