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這是號稱的數字,實際上,可堪一戰的人數,只有10萬左右。 十萬,也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了。 不過,這些黃巾軍,大部分都是一些流寇,或者貧民,迫于生計,走投無路才見入黃巾軍造反的,他們之間,毫無配合,以及凝聚力可言,戰斗力上來說,是遠遠不如大漢正規軍的。 大約在半個月之后,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等合兵一處,一共湊齊了一萬八千人,圍攻宛城。 十萬黃巾,對戰一萬八千的大漢正規軍,這人數差距,應該很大才對,黃巾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然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在連續功伐中,黃巾傷亡慘重。 首先,在第一次圍攻中,張曼成為了提升士氣,打出威風,親自帶兵出城應戰,結果,他竟是被漢軍將士給射殺了。 張曼成死后,趙弘被推舉為統帥,與漢軍第二次會戰。 結果幾乎一模一樣,趙弘也被漢軍射殺了。 趙弘死后,韓忠被推舉為黃巾統帥。 這一次,韓忠學乖了,他固守城池,不再出城應戰了。 可惜,當時東漢的武備,是相當厲害的,各種攻城器械,層出不窮。 在屢次攻城下,黃巾軍抵擋不住,只得退居小城。 這里要說明一下。 古代的城池,修建時,為了抵御敵人功伐,把城池建造為,分為內城和外城。 此時,漢軍攻破了外城,于是韓忠便退居到了小城,也就是內城中。 一般來說,內城范圍更小,也更為堅固,難以被攻破。 漢軍在中郎將朱儁的率領下,猛攻小城,卻久攻不下,因為內城太堅固了,又范圍狹小,難以攻破。 于是,朱儁便用計,假意解圍,勾引韓忠出來。 黃巾軍的統帥,大多智商不高,韓忠果然中計了,他以為朱儁因為久攻不下而缺糧,所以才敗退的。 他以為這是一個殲滅漢軍的大好時機,便出城,想要追擊漢軍。 結果可想而知,他中了朱儁的詭計,被漢軍打破,斬殺數萬黃巾賊,最終,南陽黃巾被鎮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