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日,把徐母安頓好了之后,易鵬便把縣城所有大小官吏,全部召集在了縣衙大堂之中,當著眾人的面,他宣布了一個消息。 他任命,黃忠為代縣尉, 主管夷陵縣的軍事武備治安等等。 而徐庶,為代縣丞,輔助他,主管夷陵縣的所有政務。 對這兩人,易鵬是很放心的,知曉歷史的他, 知道, 這兩人的人品, 是絕對可靠的。 對于這個任命,底下的小吏們,頗有微詞,因為,他們覺得,這兩個外人,資歷太淺,不堪授予此等大任。 前面介紹過,縣丞和縣尉,是縣城內,除了縣官之外,最大的官職了,相當于一縣之中的二把手,三把手。 這么重要的官職,理應從他們這些資歷深厚,勞苦功高的小吏中選拔而出。 不過,因為魏家的覆滅,以及太守大人對他這個新任縣長的支持, 小吏們敢怒而不敢言, 只能私底下抱怨,卻不敢當面反對。 是的,因為送了一些財貨給太守,如今,易鵬與太守,也搭上了一些關系。 因為這層關系,這些小吏頗為忌憚。 官場中的事,逃不過關系二字,那句話怎么說來者,朝中有人好做官。 只要關系夠硬,就算捅出天大的簍子,都能夠有解決的辦法。 易鵬之所以送太守這些財貨,也是有著這方面的考慮。 黃忠目前還沒有投效易鵬,他不過是為了報答易鵬的恩情,而暫時過來幫忙。 一旦他兒子病好之后,他便會帶著自己的兒子返回南陽。 不過,易鵬知道,他兒子黃敘的病情,十分嚴重,長達數十年的虛癥,不是說能治好,便能治好的,這其中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越是陳年舊病,越難治愈。 這么長的時間,足夠易鵬慢慢收服這位中年猛將。 根據歷史,黃忠的高光時刻,要等到三十五年之后,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在定軍山陣斬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淵,從此名冠三軍。 他也因此,被劉備封為后將軍,賞賜關內侯。 不過,到了次年,也就是220年,他便病逝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