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即使招攬不到,結一個善緣,也是好的。 “在下易鵬,字鵬舉,見過先生,”易鵬笑著拱手道。 徐福拱手回禮,隨后好奇的問道:“剛剛聽獄卒說,有位公子出了50金,替我贖罪,莫非便是公子?” 易鵬笑道:“不過是略盡一點綿薄之力罷了,不值一提。” 徐福更疑惑了,不由問道:“易公子,我們認識?” “不曾見過。” “那為何……?” 易鵬慨然一笑,道:“剛剛聽聞徐公子為友報仇的事跡之后,在下欽佩不已,因此便想著,能不能幫上一些忙。” 聽說對方僅僅只是聽聞了他的一些事跡,便慷慨解囊,拿出了50金,徐福不由深深看了易鵬一眼,拱手道:“公子高義,令徐某感動不已。” 他不是一個喜歡占人便宜的人,于是說道:“易公子,我身上沒有帶這么多錢,但是我在襄陽結交了不少朋友,我這就找他們借來50金,交還于公子。” 易鵬搖手道:“不急不急。我在不遠處的望江樓,備了一桌酒席,如果公子不嫌棄鄙人粗鄙的話,可否賞臉,與我痛飲幾杯,交個朋友?” 易鵬此次前來,就是為了交朋友的,屈屈50金,他根本不在乎。 徐福自然不會拒絕,欣然同意。 來到酒樓,他們坐在了靠江的位置,一邊吃酒,一邊談天說地,議論古今,好不快活。 隨著兩人聊的越久,越深入,徐福的表情,便越來越驚訝,他發現,眼前這位公子的學識,堪稱淵博,仿佛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無一不通,有一些觀點,甚至聞所未聞,卻又精辟至極。 同樣的,作為能夠與諸葛為友的智士,徐福的見識,也讓易鵬大開眼界。 兩人越聊越是盡興,越聊越是開心,到了最后,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相見恨晚的神情。 沒辦法,誰叫易鵬是來自二十一世紀,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呢,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學的他,所學到的知識,遠非古人所能比擬,徐福覺得驚奇,其實不足為奇。 眼看著兩人酒足飯飽,落日西垂,到了將要分別的時候,易鵬突然拉起徐福的手,依依不舍道:“與元直兄一言,真是勝讀十年書,在下聽的,真是痛快,不如,元直兄與我回去,我們秉燭夜談,再聊個三天三夜?”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