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次遠航,飛艇需要攜帶的物資除了改良款的桶狀燃燒彈之外,還要攜帶足夠飛艇成員們需要的食物與飲水。 好在成員并不多,一艘飛艇上面只有三十多人。 出發當天,李明啟十分嚴肅的看著這些人,說道: “你們這次的任務對于新明帝國的將來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一次的行動將會永遠的載入史冊之中。” “不光是新明帝國的史冊上會記載你們的今天,其他國家,甚至整個世界都會記住你們,記住今天!” 飛艇的基地中此時不光有前來送行的李明啟,還有皇家研究院的工程師。 最主要的是李明啟訓話的周圍還有著許多趙真帶出來的史官。 他們將會用視頻、照片、文字,來記錄這次對于新明帝國或者對于整個世界都有著重要意義的事件。 相信這次之后,所有國家都會開始研究飛艇,而這也是李明啟希望看到的。 飛什么不是飛呢? 既然飛艇可以滿足那些人的飛行欲望,何必還要讓世界上的那些科學家們去研究其他的飛行器呢? 其實世界上關于飛艇的研究早已經開始了。 1785年,法蘭西飛行員布朗夏爾,將裝有推進器和舵的氣球升入空中,并成功穿越英吉利海峽,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飛躍英吉利海峽的人。 再后來就是現在戰場上用來觀察敵情的氫氣球。 要是一切順利的話,一戰期間就會出現齊柏林飛艇。 而正是齊柏林飛艇的興起,它伴隨著人們飛躍北極、開展環球旅行、建立了橫跨大西洋和南北美洲的固定航線。 但它也有著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在現在的技術之下,只能用氫氣來制作飛艇。 刨除氫氣的隱患,飛艇還會被高射機槍或者高射炮等各種對空武器克制。 但只要新明帝國的這一次行動成功,世界上所有人的目光就會從其余飛行器上面收回,開始全力研究飛艇這種東西。 這樣的話,新明帝國就會在飛機出現之前讓所有國家的研究方向都帶向岔路。 甚至李明啟將來還準備放出更加精密的小型蒸汽機,好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放棄研究其它發動機的想法。 而新明帝國就可以趁著這段時間來發展自己的柴油發動機或者汽油發動機。 領先一步不是領先,要是能在領先一步的同時給對方一腳,讓他們拐進岔路浪費時間,這才叫真正的領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