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有才說的是實話,最近一段時間他總是提議李明啟將首輔的權利收回去一些。 理由也很強大,他說自己忙不過來,并且首輔的權利還應該加以限制。 看了看劉有才頭上這段時間隱隱生出的白發,李明啟嘆了口氣。 三年來劉有才為了新明帝國可謂是嘔心瀝血,許多內政上面的事情都是劉有才幫著處理的。 李明啟只是提出一些概念,比如海關,比如各地以鎮為單位成立鎮政府。 其余得所有事情幾乎都是劉有才帶著人填補起來的。 現在新明帝國的軍事人才還是太少了,先不說海軍,單是陸軍人才三年來才堪堪培訓出了現在這點人。 要不是靠著先進的武器,新明帝國的軍事實力能守住自己的家底都算不錯了。 海軍的人才更少,要不是宋合帶著自己的老班底給撐了起來,現在新明帝國的海疆估計只有海岸線附近。 現在海戰的時候還是靠著提前制定戰術,然后按照戰術進行戰斗。 雖然看似可行,但戰斗中總是有各種意外發生的,考驗的是各艦長的臨時決斷。 上次的海戰中就能看出來,靠著突襲讓帶英遠征艦隊亂起來之后,斬獲的戰績全靠宋合帶領的第二編隊。 所以現在海軍學員已經被李明啟放到了重點。 不求能跟歐洲的老牌軍校比,但起碼也得追上南方聯盟后期建立起來的軍校吧。 要不是因為戰術不同,李明啟都想要去歐洲綁幾個軍事人才回來了。 但現在新明帝國的戰術已經不是老式的線列戰術了,所以這個時間段找歐洲的軍事人才也不太有用。 這里指的不是前線的各種將軍,指的是那些可以教學生的軍事人才。 這個時間段的軍校教授的還是以線列戰術為主,所以跟新明帝國的戰術有很大的出入。 李明啟不想讓軍校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按照線列戰術去學習,這種戰術讓學員們當成普通的主課就行,最起碼能讓他們在戰場上的時候能了解線列戰術的各種缺點。 演習的事情執行很快,宋合帶著四艘鐵甲艦回到舊金山港口就開始商討演習的步驟了。 不過他的建議剛一開口就被李明啟直接否定:“不行!用完好的帶英三級艦太敗家了!” 宋合還在據理力爭,說道:“陛下,一艘風帆戰艦換沙俄艦隊的退卻十分劃算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