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在李明啟思考著接下來新明帝國的發展問題時,遠在倫敦的情報組織用兩周的時間傳回來了一份消息。 那就是帶英三國軍艦已經出發,預計半年之后能到新明帝國外海。 至于為什么需要這么長時間,是因為這次海軍分艦隊出發不光是要遠征西海岸。 他們還要沿著美洲殖民地游行,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最后才能輪到新明帝國。 按照他們的意思,新明帝國的那幾艘破戰艦,他們的艦隊到了之后就能解決,根本不需要準備。 并且這一次艦隊之中還有著大量的商船跟隨,還有專門的訪問團隊,代表帶英女王維多利亞向美洲的所有國家進行親切問候之類的政治活動。 最后一站的目的地是三明治群島也就是夏威夷群島,在那里他們要幫助夏威夷王國進行宗教改革。 這個情報被閃電團的成員得知后,發送密文電報到愛爾蘭北部海峽的電報室。 之后守在那里的情報人員會乘坐商船用接近十天的時間,送到紐芬蘭外的海岬港口,通過電報將密文發送到德克薩斯。 再之后由德克薩斯的情報人員用專用的電報線向新明帝國發送電報。 對于這個情報獲取效率,李明啟是極度不滿意的。所以他只能重啟無線電報的架設計劃。 舉個例子,林某人遇刺的消息,就是迅速被密封在一個牛皮袋子里,讓“新斯科舍”號帶到了愛爾蘭。 之后才轉送到倫敦,而倫敦得到消息的時候,林肯遇刺事件已經過去了12天。 (因此,看到小說中有寫在林某人還活著的情況下,跟帶英直接電報對話的小說,大家可以直接噴的。) 雖然剛開始李明啟覺得無線電報不如電話好用,但現在看來,用在對外的情報工作中,這種工具實在是bug般的存在。 這個事情也給李明啟敲響了一個警鐘,那就是帝國的發展不能全憑自己的喜好。 其實在1858年8月份的時候,帶英與米國之間的跨海電報線就鋪設完成了一次。 但這條電報線僅僅堅持了15天就宣告失敗了,要到1866年7月末才能重新鋪設完成并且宣告成功。 但現在新明帝國已經不需要有線電報了,只要架設好無線電報的基站,再經過幾次實驗就能實現跨海交流。 并且境內的對講機基站稍加改裝就能跟無線電報通用,所以李明啟才會重新準備開始這個計劃。 “陛下,無線電基站的設計圖不成問題。但我們在加拿大的紐芬蘭島可沒有自己的地盤,所以基站建設在那里十分不安全!” 張瑜對于無線電基站的建設很有信心,因為他們有著對講機基站的建設經驗在,所以成功是一定的。 但他說的也是事實,只要在地球儀上看一眼大家就能知道,帶英與美洲之間最方便的地方就是紐芬蘭島。 想到這一點之后,李明啟也開始撓頭了,張瑜說的十分有道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