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著對講機中的匯報,李明啟很快就弄明白了發生了什么。 今天應天府發電報過來說發現了不明軍艦出現在帝國領海。 應天府常年都駐扎著一支鐵甲艦分隊。說是分隊,其實也就是一艘蒸汽商船改裝的鐵甲艦,外加20艘釣魚艇改出來的裝甲巡邏艇而已。 發現不明軍艦之后,這支鐵甲艦分隊就緊急出動。警告無效之后,雙方發生了交火。 鐵甲艦分隊對上三艘風帆戰列艦組成的米國艦隊。 兩輪齊射之后,靠著體型龐大、火炮眾多,米國的三艘風帆戰列艦就將帝國海軍的鐵甲艦揍了個滿頭包。 雖然沒有出現人員傷亡,但鐵甲艦的左側明輪被擊穿裝甲導致停擺,外殼也被打出了許多的坑洞,并且還被打飛了好幾塊鋼板。 對方也不好受,雖然鐵甲艦上的火炮稀少,但還是成功重創了對方一艘戰艦,然后退到了炮臺的保護范圍。 兩軍海戰,釣魚艇就沒有參戰的資格了。 在風帆戰列艦面前,釣魚艇就跟大象旁邊的小螞蟻一樣,說不定人家轉向帶起來的水花就能把釣魚艇送進海底。 而且轉管機槍的射程也沒有人家艦炮裝填的散彈射程遠,于是只能縮在港口防守了。 不過事情在下午的時候出現了轉機,那就是敵方戰艦錯誤的估算了應天府炮臺上岸防炮的射程。 并且指揮炮臺作戰的王川還下令放進了再打,于是三艘風帆戰列艦就倒了大霉。 應天府炮臺上裝備了4門新明版280毫米岸防炮、6門新明版210毫米岸防炮。(如圖) 岸防炮的生產難度可以說比野戰炮難很多倍,主要是炮架設計比較困難。 并且因為火炮太大裝填的時候非常麻煩,尤其還是彈頭與發射藥分裝的情況下。(彩蛋章) 等到敵方戰艦進入210毫米岸防炮的射程時,王川果斷下令開火。 十門岸防炮的齊射,別說是風帆戰列艦,就算把一戰時期的戰艦放在面前也能擊沉。 三艘風帆戰列艦除了最開始被鐵甲艦重創的那艘之外,其余兩艘均被擊沉。 一艘中彈兩次,甲板一枚:這枚炮彈直接將半邊船舷撕開了一個四米多長的口子、另一枚打偏但是在水線下命中了船艙。 令一艘中彈一次,直接被炮彈從側舷命中,擊穿了兩層船艙之后從水線下穿出。(炮彈不是直線,距離遠的時候是拋物線!) 這兩艘戰艦連掛出白旗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在海中開始慢慢的解體。 木制戰艦碰上新明帝國如今領先這個時代的三十幾年的岸防炮,可以說是擦著即傷挨上必死。 足以擊穿一戰時期戰艦船殼的炮彈,可以輕松的擊穿整艘戰艦兩側的船殼并且動能還有剩余。 其實無論什么時期,戰艦與岸防炮對轟肯定是輸多贏少,除非武器代差太大形成碾壓局。 因為岸防炮在固定好之后,射程范圍內的所有參數都是被標注好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