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系統上批量訂購的7mm鋼珠,每一枚炮彈內至少有三百顆。不算其它,光是鋼珠的成本大概就需要六塊錢!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在轟擊城墻的時候效果不太明顯。 看完了帝國130型迫擊炮之后,張榆還帶著李明啟參觀了一下皇家研究院中的各種實驗型武器。 比如用火葯后坐力實現連發的機槍、沖鋒槍等。 但是效果都不盡人意,因為黑火葯發射完之后的殘留物太多,所以打不了幾發就會卡殼。 但是這些實驗型的武器都為以后的槍械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的改進型蟒蛇左輪手槍已經配發給了所有的戰士,這種彈容量六發、射程在五十米左右的手槍成為了士兵的標配。 現役的新明60式步槍也經過了幾次改良。已經初步實現了半自動,類似于后世的加蘭德步槍。 但是現在這種改進型步槍只裝備給了錦衣衛。 要等錦衣衛換裝更先進的步槍之后,這種槍才會裝備到國防軍。 等國防軍裝備上了新型步槍之后,換裝下來的新明60式步槍才會裝備給二線部隊。 沒錯,現在新明帝國也組建了第二線列民兵部隊,簡稱民兵。 這些被集中訓練了兩個星期的農夫們,現在使用的是富士康仿制出來的后裝恩菲爾德步槍。 就是前文中,張榆這些人為了省錢,用前裝恩菲爾德改裝出來的后裝步槍。 除了這些李明啟眼中的常規槍械之外,還有許多類似多管手槍這種的奇葩武器。 雖然有著李明啟提供的武器圖解,但是總有人不撞南墻不回頭。 例如老李,自從他根據李明啟提供的圖紙研究出了新明式轉管機槍(手搖加特林)之后,又把目光盯上了迫擊炮。 所以現在李明啟的面前就出現了一個可以自動供彈的迫擊炮模型。 看了看眼中帶著期待的老李,李明啟揉了揉太陽穴。 他搜腸刮肚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什么好詞來夸一下,這個類似于過年時的那種二踢腳連發器。 干脆對他來了個視而不見,走向了后面的火炮研究區域。 這里已經有了幾門根據武器圖解仿制(劃掉)…研制出來的后裝火炮了。 不過都是比例縮小的那種,還沒有徹底定型。尤其是鋼制線膛炮的研究,依然處于摸索狀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