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說吧,大家都是為什么來這個節目?” 對袁華來說,這場選秀節目的結局確實是早就定好了,穿越這么多年,他發現一個定律,只要是自己不插手的事情,都會沿著前世的軌跡走。 有的時候即便是他的蝴蝶翅膀扇了那么一下,也會被歷史修正。 比如馮亞楠,一首學貓叫火了大半年,上了七八次電視臺,參加五六檔綜藝,這么長時間過去,人氣也開始澹了。 她放下了直播,專攻娛樂圈,但也只是半只腳踏進去,還是沒有逆天改命。 也就是說只要袁華不主動給盛放組寫歌,拉票,那么火箭少女的結局還是會和前世一樣。 眾女點點頭,比較贊同袁華的話,她們這幾天每天練舞很多小時,閉著眼睛也能跳出來,確實不差這點時間。 “我從小有個明星夢,想要更多的人看到我,來節目之前我就是練習生了,每天很辛苦……” “我是讀高中的時候被星探發掘的,他們說我能當明星,稀里湖涂就入行了。” “我從沒想過當明星,初中畢業就出社會了,端過盤子洗過碗,進過廠子打過螺絲,來這就是聽說包吃包住還有兩千塊。” 輪到楊超月發言,可憐兮兮的講述自己的生活,從片面的語句來判斷,家庭并不好,不然也不會初中輟學進廠打工。 她應該是九八年出生的人,幾乎快是零零后了,很難想象,這年頭還有上不起學的。 袁華很同情她,不過聽到是為了兩千塊錢和包吃住來節目,他還是忍不住笑了一笑。 “不錯,很真實,你的人生經歷和趙麗影差不多,她也是為了生活入行的,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娛樂圈,家庭其實不是很重要,有背景,有錢的富二代多了去,混到今天能成名的也沒幾個,更多的是靠個人能力和堅持。” 給這幫平均九五后的年輕小女孩灌雞湯,袁華一點負罪感沒有,張口就來,這么正能量的話題,把監視器后的導演看得頻頻點頭。 但凡是過來人,懂得都懂,娛樂圈混不靠家庭確實能火,想大紅的話還是要看個人天賦。 不過有天賦的有幾個,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細數整個娛樂圈,大部分人都是親戚連著親戚,師徒連著師徒,小圈子連著小圈子。 拿袁華舉例的趙麗影來說,要不是碰上貴人,現在指不定在橫店哪個劇組跑龍套呢。 努力,堅持,熱愛,這話也就忽悠楊超月她們這種小年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