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破冰行動袁華殺青了,歷時還不到兩個月。 按照一般的電視劇節奏,一部戲的拍攝周期在四個月左右。 袁華殺青快的原因是破冰行動是部群像戲,主角李飛起的是一個承上啟下,連接劇情的故事,并不是唯一。 這部戲一共三千四百多場,他一個人才八百多場,其他的戲都是在李為民身上,在任達樺身上,在林耀東身上。 配角中林勝武,林宗輝,馬云波等人的戲也不少。 加上導演分成三組拍攝,所以袁華才能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殺青。 差不多時間,導演的誕生那邊錄制也到了尾聲,已經在錄總決賽了,騰迅視頻每周播一期,目前為止播了兩期,網絡上引起的轟動一點不比演員的誕生播出那會小。 “節目組真是良心平臺,上一檔節目給了演員成名機會,這一檔給導演機會,支持。” “好演員的春天來了,終于有資本關注他們這些不紅的藝人。” “拿出一個億作為獎金,節目組牛逼啊,前三名導演下部戲的投資不愁了,這一波名利雙手。” “袁華是好人啊,扶持默默無聞的演員,扶持默默無聞的導演,活該紅一輩子。” “我淦,王保強就算了,大朋來湊什么熱鬧,煎餅俠爛成那樣還有臉上節目,我呸!” “星爺是大家欠他一張電影票,大朋和郭敬名是欠觀眾一個響頭。” “保強的導演功底不行,還是有點勉強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優秀的演員,但真不是一個優秀的導演,在想象力方面還不如景恬天馬行空。” “王洛丹就湊數的吧,你那個作品花里花哨,只有你才看得懂。” 導演的誕生在預告片的時候就上過熱搜,前兩期播出后引起的轟動很大,觀眾褒貶不一。 針對導演扶持基金,這點大家都是認可的,就連電影協會的官微都給節目組點贊。 但節目上關于導演的吐槽就沒停下過。 在賽制中有一條是這樣的,導演作品拍完后會先給十名影評人觀影,也就相當于首映禮。 影評人看完打分,寫下自己的評價。 隨后電影放在當地的電影員播出,觀眾買票進入,根據票房多少決定排名,中間導演可以站在門口宣傳自己的電影。 有意思的是影評人的評價和票房成反比的。 即便景恬曾經拍過爛片,影評人評價不高,沖著她的名頭,愿意買票的人很多,王保強,王洛丹他們有名氣效應,幾乎場場滿座。 文木野的片子有深度,影評人看都說好,但票房不是很理想,要不是有溫爭嶸這些女藝人作為主角吸引觀眾,可能買票的人更少。 這種現象和煎餅俠,小時代系列沒什么區別,針對這點,網友百感交集。 “粉絲效應太強了,沖著名頭,不少粉絲愿意為偶像買單。” “王保強導演的片子我都沒笑出來,倒是大朋的短片有點意思,挺接地氣的,就是沒什么票房。” “哈哈哈,觀眾也不傻啊,聽到大朋的名頭都不愿意進電影院,嘗到苦頭了吧?” “善惡到頭終有報,大朋終于還是為他的曾經的任性買單,觀眾被你騙了一次,絕對不會被騙第二次的,即使是真粉也變黑粉了。” 最慘的莫過于大朋了,看得出來,這次他用心了,劇本打磨精致,主題深刻,在搞笑的同時也帶著正能量的人生態度。 就是觀眾不太給面子,在影院門口,看到他的名字后紛紛繞道。 當初的郭敬名都沒跌這么狠。 小時代2票房不理想,但小時代3也是不錯的。 大朋這是一下子砸進谷底了。 袁華回到魔都沒有趕上最后一期錄制,他到家的時候景恬已經錄完節目回來了。 “誰拿了第一名?” 他還有點好奇會不會是文木野,或者大朋。 雙手撐著下巴,景恬笑道:“你猜?” “文木野?” “他第三輪就淘汰了。” “啊!” 袁華驚訝,沒想到文木野這種級別的導演居然連總決賽都挺不到,不應該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