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垃圾箱沒處理過嗎?” 看到譚淞韻爬出來后捂嘴就吐的畫面,袁華問道。 黃色的垃圾箱是在學校附近的一條十字路口街道,在垃圾箱周圍遍地都是裝著垃圾的垃圾袋,有黃的,黑的,白的,紅的。 都是些懶得多走兩步的人丟的。 看著就上頭。 因為是夜戲,還有老鼠跑來跑去。 這場面,完全復制了城市里垃圾箱的現狀,以至于譚淞韻進入垃圾箱眉頭皺到一起差點哭出來,以及出來后捂著胸前就吐的場面,讓袁華覺得這是個真的垃圾箱。 不然這種很自然的生理反應,以譚淞韻的演技是演不出來的,只能是假戲真做。 “處理過了,但沒處理干凈,只是隨便用水沖了一下,味道大得很。”陳可欣笑笑道:“周圍的垃圾也是都是從附近垃圾桶掏出來的。” 袁華失笑:“怪不得吐成這樣,現在年輕人都這么拼嗎?” 陳可欣嘆氣:“不拼不行啊,想出頭不容易。” 國內市場上資本太多了,誰都知道明星來錢快,哪家公司都是往死里捧。 一個素人從路人到明星,可能只需要一個綜藝節目,前后三十天功夫他們就能催化出來一個藝人。 流量變現,迅速代言撈錢,一年后這個藝人不紅了馬上丟掉,重新再弄一個。 靠著這種收割速度,經紀公司一年的收入不比一些上市公司賺的少,簡直是暴利中的暴利。 大公司占據市場,真正走長久路線的年輕演員想出頭就更難了,跟風吧,活不長,不跟風吧,沒活干,名氣低。 只能用拼的方式留下作品,讓觀眾記住自己。 點點頭,袁華沒說什么,給陳可欣遞過去一根煙,自己點上一根。 煙叼著嘴里,陳可欣用手擋著風,低頭靠近袁華的打火機,深深吸了一口后道:“金像獎的報名時間不遠了。” 和金雞,金馬一樣,金像獎也是兩年一辦,第二年年底開始報名,年初的時候公布入圍名單,半個月后開始頒獎。 現在離報名時間沒幾個月。 “陳導多費心。”袁華嘿嘿笑一笑。 這是他們說好的,最佳男主角報他的名字上去。 “為了你小子,我算是把小明給傷透了。”陳可欣苦笑:“他也不容易啊,這幾年在圈子里出力很多,本來還指望我撈他一把呢。” “可能也是有預感,現在他都不怎么接觸香江了,重新回到內地打拼,事業上也算是有聲有色。” 黃小明的心被港圈傷透了,當初和華宜解約后他接觸港圈,還認了向太當干媽,本以為會一帆風順,誰知道并不理想。 和港圈合作的幾部戲里他都是配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