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摸著下巴,袁華沉思道:“一心影視上市,也不是不行哈。” 楊思唯眼睛放光:“真的嗎。” 一心影視如果真的上市,作為內部高層,她能獲得的好處不可估量。 “當然是假的。”袁華給她潑盆冷水:“咱們將來肯定要上市,不過不是用這種方法。” “楊蜜是取巧了,走捷徑借殼上市,實際上她的工作室并不符合上市條件,現在她已經和公司綁在一起,股票高低全看她的人氣。” “作為經紀人,你應該明白,沒有哪個藝人能紅一輩,早晚有涼的一天。” “賺兩年快錢,套現走一波的話楊蜜或許還能抽身,她要是一直待在這艘四面漏風的破船上,早晚要涼。” 楊蜜的做法很危險,也很大膽,以后佳航傳媒的生死全在她身上,所以她必須保證自己熱度不降,每年都有要能打的作品。 一旦票房撲街,有負面新聞,幾乎可以預見股票會跌成什么樣。 最好的方法就是趁著股票最高時候套現走人,割一波韭菜,但同時也會得罪粉絲,名聲臭了。 “我要是的不依靠藝人就能上市的影視公司,而不是因為某個人的存在決定公司的死活。” “咱們的路還長著呢,慢慢走吧,好了,把陳可欣導演給的中國合伙人劇本給我。” 上市離他太遠,說這些沒意義,憧憬一下就好了。 “放你桌上了。”上市夢還沒開始就破碎了,楊思維有點沒趣,好像一瞬間損失幾百萬。 拍了拍她的肩膀,袁華道:“精神點,上班呢,三十億女王算什么,我幾百億男神驕傲了嗎?” 把門關上,袁華打開中國合伙人劇本慢慢看起來。 陳可欣給了他三個劇本,分別是三大男主,很明顯,讓他自己挑。 這是兩人達成合作后的便利。 袁華最先拿起來的是成東青的劇本。 成東青,農村出身的土鱉,兩次高考落榜,眼看就要屈服于當農民的命運,他最后一搏,搏命背下整本英文指點,從明眸變成近視,第三次考試考上北大。 八十年代,正是出國熱的時候,知識分子都想往外跑,他也不例外。 不過簽證沒過,只能延續失敗的命運,眼看兩個好友完成出國夢,他失望透頂,只有留在燕大教書,卻因為在外私自辦補習班被學校開除…… 妥妥的新東方老總劇本! 不過電影終歸是電影,有藝術加工,事實上當年新東方老總的命運科比在成東青要曲折得多。 看完成東青,袁華又看孟曉駿,看了沒幾頁他就知道自己不適合這個角色。 富家子弟,留著長發,精英知識分子,穿喇叭褲,覺得自己是最優秀那個。 這不是他的風格。 演員演技再好,也得選對角色,最基本一關就是外形,看著劇本上的描述,袁華已經能想象出孟曉駿的形象了。 最后一個,王陽。 八十年代的浪漫派,樣子英俊,熱愛文學,一生的夢想是當個詩人,但在斯文的外表下有一顆很強的自尊心。 出國前他以為自己能過得很好,然后并不好,到了國外失業,被人瞧不起,最后只能端盤子洗碗,因為是最低等的服務員,小費都沒有。 三個劇本,袁華覺得不錯的也就王陽和成東青,當然,最好的還是成東青,這個人物的內心比較復雜,情緒也多,要比另外兩個好上一籌。 心里有了主意,袁華給陳可欣打電話。 “陳導,劇本我看了,我想演成東青。” 沉默幾秒,那邊失笑道:“你們眼光倒是毒,小明和大圍也想演成東青。” “是嗎。” 對這個結果,袁華并不奇怪,出道這么多年,黃小明和佟大圍基本的判斷還是有的,三個角色里成東青確實要好點。 “那你怎么回答他們的?” 以他們三個的咖位,都能左右這部戲的選角,但最后的決定權在陳可欣手上。 成東青給誰,他拍板。 “還沒答復呢,不過你既然要成東青,我肯定給你,他們那邊我去解釋。” 結果顯而易見,陳可欣把成東青這個角色給袁華。 三人競爭一個角色,不管是名氣還是實力,個人關系親近,最先被踢出局的是佟大圍。 黃小明也能演成東青,如果袁華沒來的話,但袁華來了,他也得讓路。 誰讓人家袁華紅,年年都有大火影視劇播出,口碑穩得一批,黃小明演技忽高忽低,飄忽不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