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名為勝利的樂章-《穿跡》
第(3/3)頁
第3軍團龐炳勛
第27集團軍楊森
第59軍張自忠
海軍陸戰隊
以上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其他特種部隊在外。
具體情況如下
第31軍,軍長韋云淞,下轄3個師,駐防蘇北海州。
這我(李宗仁)可以指揮自如的桂系部隊,班以上各級干部多系北伐前后的舊班底,頗有作戰經驗,不過士兵多系新入伍的農民,受訓時間短,也無作戰經驗。
第3集團軍,總司令韓復榘,下轄3個軍(12軍,軍長孫桐萱;55軍,軍長曹福林;56軍,軍長谷良民),駐山東境內。
該部訓練、裝備均較好,只是能否服從命令,拼死作戰,卻大成問題。
第57軍,軍長繆瀓流,下轄2個師,駐蘇北。該軍原系東北軍,戰斗力一般。
第89軍,軍長韓德勤,下轄2個師,駐蘇北。該部由江蘇省保安隊改編而成,戰斗力較差。
第51軍,軍長于學忠,下轄2個師,駐青島,后調津浦南段。該軍原系東北軍。
第3軍團,軍團長龐炳勛,下轄1個軍(40軍,龐兼軍長),駐碭山。該部原系西北軍,裝備較差。全軍名為軍團,實則只有5個步兵團的實力。
以上各部的共同特點是均系非嫡系部隊,裝備、編制都不足。其將領們激于民族義憤,欲同日軍一拼,卻又擔心作戰損失得不到補充,因之對于即將到來的大戰猶豫彷徨。
湯恩伯的第20軍團是6個月之前才組建的一個新軍團,直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轄,下轄第13、第52、第85三個軍和一個獨立騎兵團。
第13軍軍長由湯恩伯本人兼任,下轄第110師(師長張軫);第52軍(軍長關麟征),下轄第2師(師長鄭洞國),第25師(師長張雷明);
第85軍(軍長王仲廉),下轄第4師(師長陳大慶)、第89師(師長張雪中)。其中,第52軍、第85軍的軍師級干部,大部分是黃埔軍校學生,蔣介石視他們為“得意弟子”,因此,對這支部隊予以重點裝備。
配以一定數量的野炮、重炮、坦克,槍械齊全,成為當時國民黨軍隊的精華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
中方傷亡約5萬余人,斃傷日軍約2萬余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開完會后,池峰城道,“明天一定跟我去見蔣委員長。”
憂瞳想了一下答應了下來,隨后若無其事的走開了,也并沒有說去哪。
但是當晚就伴隨著一陣白光消失了。
憂瞳消失后的一個小時眾人都出現了極度疲勞的感覺,第二天都出現了記憶偏差現象,后來我們稱之為曼德拉效應。
后來池峰城向蔣介石多次表示自己好像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或重要的人,但怎么卻想不起來。
臺兒莊篇完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南平市|
温州市|
玉环县|
哈密市|
府谷县|
乌兰县|
来凤县|
玉山县|
万州区|
临猗县|
清河县|
沈丘县|
蓝山县|
辽宁省|
钟祥市|
香格里拉县|
绩溪县|
思南县|
晋州市|
四子王旗|
招远市|
高州市|
旬邑县|
边坝县|
邯郸市|
雅江县|
德阳市|
宁阳县|
南和县|
桂林市|
广丰县|
霍林郭勒市|
灵武市|
陆川县|
千阳县|
桑植县|
武安市|
平度市|
冕宁县|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