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場戰前激勵會議,給劉和開得很是郁悶,想來想去,終究無外乎四個字而已:根基太淺。 眼下這鮮于輔和閻柔基本的忠誠應該是沒問題的了,他劉和在軍中的威信也算是建立起來了,也基本上可以比較如意順暢的指揮這支幽州軍了。 但是,卻也僅此而已了。 閻柔和鮮于輔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他也拿人家沒招,何況實話實說,幽州軍其實底子上也挺難堪大用的。 因為幽州整體上是以游牧為主的經濟模式,雖然騎兵極多,但整體的組織結構卻也極為松散,使得一來沒有培養職業士兵的條件和基礎,二來各小部落一盤散沙各有各的算盤,很難真的走到如臂使指。 就比如說五萬大軍中占據三萬之眾的閻柔所率領的雜胡軍,所謂雜胡,其中除了一些小的烏恒鮮卑部落之外還有扶余人高麗人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小部落,本來就都是墻頭草而已,而閻柔之所以能夠成為他們的首領,也無非就是因為他借著自己漢人身份的便利做了個胡漢貿易的代理人而已。 這幫玩意打勝仗的時候這幫玩意無論胡漢都可以做到各個兇悍如狼,但是啃硬骨頭的時候就真的很難指望得上了,說實在的,這些人在一些正統的大漢軍官眼里,都是狗一樣的東西。 一連幾天,劉和都在為此事而感到苦惱異常,卻也并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只能徒勞的翻找著葉良辰的書友區評論,希望從中找出可以幫助自己解局的辦法。 結果自然是:卵用沒有。 而這個時候劉和就特別特別的想念趙云,可惜自己沒能將此人留下,否則以此人作為先鋒開路,必能帶動士氣。 此時此刻,劉和卻是終于深刻的明白,為什么說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了。 于是接下來的幾天,縱使他再如何的心不甘情不愿,整個戰場也幾乎變成了麴義的個人秀。 這麴義倒也不愧是一代名將,與張燕大戰數場,確實是連戰連捷,然而張燕雖是賊子,但也確實是有著幾分本事,做到了敗而不潰,據探馬來報,公孫瓚的援軍已經距他們不足四十里,很快就會與張燕會師了。 似乎這戰局頗有一些進入焦灼的意思了。 而就在這時,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來客的出現卻是徹底的大亂了他們,乃至于公孫瓚聯軍的作戰計劃。 “主帥,天使到了。” “天使?長安方面派人來了?是什么人。” “是黃門侍郎鐘繇,他還說是主帥您的故交呢。” “元常兄來了?” 劉和自然是大喜過望,一時之間,腦子里想了很多很多的東西。 倒也不是說他真的就跟這鐘繇有多么深厚的交情,只是這鐘繇畢竟是個潁川人,是正兒八經,根正苗紅的朝廷命官。 既然是以這鐘繇為使,而不是某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西涼鄙夫,這豈不是說明朝廷已經要恢復運轉了么? 要知道他作為地地道道的大漢宗親,與漢室自然是休戚與共,雖然未必忠于君主卻是絕對的忠于大漢的了,朝廷的處境越好,自己的處境自然也就會跟著水漲船高。 說不定,此事可以助自己破局呢? “快快有請!”劉和連忙將人請了出來,與鐘繇對視一眼之后,便是哈哈大笑著握住了彼此的手緊緊不放。 “既是元常前來,朝中局勢可是安穩了?” “天佑大漢,多虧了賈文和居中調和,天子已經元服親政,朝中故人現在各司其職,我大漢,三興有望了啊。” “哦?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皇叔之事,朝廷已經知悉,還請伯仁兄節哀啊。” “哎~,好在我父親給我留下了鮮于輔和閻柔這樣忠心耿耿的舊部,讓我有余力來替他報仇雪恨,呵呵。” 說著,不由得自嘲一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