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連根拔起-《明末重生之門》
第(1/3)頁
鳳翔府,唐初為岐州,后改為扶風郡。至德二年,肅宗幸臨扶風郡,同年收復長安、洛陽,十二月設置鳳翔府,號西京, 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稱五京。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且文風鼎盛的地方,在隋唐之時,這里極其繁華。
自宋朝之后漸漸開始沒落,但依舊有不小的底子。
在這座古樸的城池中,三個肥頭大耳的中年讀書人站在城頭上。
這三人便是周河鹿,李誠瑋和趙云景。
這三家是鳳翔府的三大士紳,雖然幾人都只是舉人,但祖上也出過進士以及大官。
他們三人在鳳翔府的地位很高,備受當地人尊崇。
和其他的士紳都差不多, 他們家的良田無數。
城里城外大部分百姓,都為他們工作。
他們這幾家子一年到頭什么都不干,只收地租,就能過得很舒服。
平時他們自詡為讀書人,在鄉里鄉村“修橋鋪路”,每逢年關之時,甚至還會拿出一些糧食,“救濟”窮苦人家。
無利不起早,他們心里的那些勾當,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簡單。
修橋鋪路只是一個引子,為的是引出其他百姓捐錢捐物。
百姓捐的錢以及財物到手之后, 老爺們的錢盡數返回,百姓們的錢盡數瓜分。
橋是有的,用爛木頭搭幾個就行,反正也費不了幾個錢。
至于救濟貧困百姓的糧食,也不過是他們家倉中的陳糧。
眼看著就要發霉,不如拿出去施舍,也能換回樂善好施的名頭。
他們三家的土地本來沒有這么多, 可自從進了崇禎年,陜西的天災人禍便不斷。
他們趁著這個時候,大量兼并土地。
那些無地百姓,要么淪為他們家的佃戶,要么就只能遠走他鄉逃難而去。
過了幾個災荒年,當地的百姓越來越貧窮,而他們,卻一個比一個胖。
吃的那叫一個盆滿缽滿,吃的那叫一個自在安樂。
如果孫杰采取和士紳合作的方式,那么他們肯定會舉雙手雙腳贊成。
甚至還會主動的維持地方安定,說不定還會拿出些錢財來。
當孫杰要收繳他們的農田時,他們就變了。
這些既得利益者們,怎么可能會輕易的把手中的利益交出去?
周河鹿很胖,胖的一雙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
身上穿了一件暗紅色的圓領,上面繡著暗金色的銅錢。
光這一身衣裳,就比城中那些百姓三五個月的口糧還要貴。
他站在城頭上,手中端著一個茶碗, 里面那上好的茶葉在熱水的浸泡之下盡情舒展。
他細細的喝了一口,砸吧著嘴品味著。
前邊豎了一根旗桿, 一桿“明”字大旗迎風招展。
“咱們現在也算是替天行道, 為了大明,定然要和亂臣賊子死磕到底!”
周河鹿的眼睛漸漸睜開,他又化作正義的化身,仿佛文天祥在世。
右手在身前不停的揮舞,比那桿“明”字大旗還要激烈。
李誠瑋站在旁邊,身體稍瘦,但也是一個大胖子,只是比周河鹿能瘦一些。
手中把玩著兩個核桃,看那油光溫良的外殼,便知道時間日久。
“我已經讓人去聯合附近的州縣,過幾天之后,咱們這附近所有的士紳,所有的讀書人,都會把旗幟豎起來,到了那個時候,咱們定然要讓他孫杰見識見識咱們的厲害!”李誠瑋的聲音很冷,甚至還能聽到怒氣。
他怒的是什么?
是孫杰造反嗎?
不,他怒的是孫堅要剝奪他的利益。
要真是為了大明,孫杰潼關之戰時,為什么沒有動靜?
偏偏要在這個時候?
一旁的趙云景笑道:“那些泥腿子,還以為真的有人能給他們做主,還以為他們真的能有田地,豈不知,一切都只是水上浮萍,鏡花水月!
也該讓那些泥腿子見識見識咱們的厲害,再過幾天,等事情稍微安穩,拿幾個刺頭,殺雞敬猴!”
“極是,極是!”
幾人附和。
城頭上熙熙攘攘的擠了一些“兵”,是這三家的家丁。
沒有江南士紳那么豪氣,也能豢養不少打手。
在這天災人禍之年,手里沒有強有力的幫手,又怎么能大肆收斂錢財?
一個五大三粗的刀疤臉,拿著一把大砍刀,在城頭上來來回回不停的巡視。
他姓王,人們叫他王刀疤。
是北邊山上的土匪,手下有百十號子人。
他和這三家士紳都有染,從王刀疤的爺爺開始,就和這三家士紳關系匪淺。
每過一段時間,這些土匪們便會下山劫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州市|
吐鲁番市|
三门峡市|
仁化县|
天长市|
博客|
惠安县|
伊宁县|
吉林省|
佛山市|
茂名市|
蓬安县|
南开区|
亳州市|
清远市|
临洮县|
晋城|
东台市|
南通市|
崇仁县|
饶河县|
崇明县|
永修县|
潍坊市|
邵武市|
博兴县|
林周县|
开阳县|
休宁县|
西乌珠穆沁旗|
逊克县|
怀安县|
阿拉尔市|
新田县|
宝应县|
永顺县|
承德市|
略阳县|
宁阳县|
丹江口市|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