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南遷之計-《明末重生之門》
第(1/3)頁
自從上次的失敗之后,皇太極在面對孫杰時,就變得異常謹慎。
看著南方,頭也不回的帶著兵馬逃遁。
甚至都沒想過再試探試探。
沒有人質疑他這個決策,尤其是多爾袞他們,跑的比皇太極還要快。
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他認為, 既然兩處地方都有孫杰的兵馬,那很有可能證明,孫杰已經將整個延綏鎮拿下了。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殺不進去。
事已至此,當然是性命要緊。
有了上次的教訓,他甚至連再次試探的決心都沒有了。
生怕城中的守軍沖出來, 將他們留在這里。
事實上, 延綏鎮的守軍還派出兵馬追剿。
只是皇太極這次謹慎的厲害,距離邊墻很遠, 只是派一些炮灰過去試探,稍有不對,遁逃千里。
跑的時候,還不敢匯聚在一起。
將多爾袞、科爾沁以及其他兵馬打散,兵分好幾路,為自己打掩護。
可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年那個縱橫捭闔的皇太極,如今卻成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人。
大風朝東,將牧草從西到東吹黃。
在草原上打著轉,旋進了京城。
帶著涼爽的秋意,灌進了周延儒家的書房。
內閣首輔周延儒、吳昌時、英國公張之極、定國公徐允禎以及朝廷大小官員,京城大儒,相坐在書房當中。
他們此時的心情,就像是已經來臨的秋季一樣,冰涼,且沒有任何希望。
周延儒不斷的喘著氣,盡管安坐在椅子上, 可身體依舊不斷的顫抖著。
連連吸了好幾口氣,這才說道:“諸位,諸位,可有個章程?!”
周延儒的聲音有些哆嗦,磕磕巴巴的說話都不利索。
能不哆嗦嗎?
將近“二十萬”大軍就如同土雞瓦狗一樣,瞬間奔潰,這下子,還能怎么辦?
要是孫杰舉兵向京城,崇禎為了平息怨氣,肯定會把他們的人頭交出去。
退一萬步講,就算崇禎真的缺心眼,要保他們,那孫杰能饒過他們?
孫杰能把江南殺的人頭滾滾,怎么會放過他們?
一想到兇神惡煞的孫杰,一想到那如同修羅場的金陵,他們打心底膽寒。
真是笑話,要是孫杰不敵他們,恐怕, 死的比金陵士紳還要慘。
官軍戰敗的消息,昨天已經送到了京城。
只是被這些老爺們死死把控, 以至于一時間沒有傳開,以至于崇禎就像是一個睜眼瞎一樣,不知道如今的情況。
但這事只能瞞住一時,要是不提前想個辦法,事情只會更糟。
眾人默不作聲,皆閉口不言。
什么都沒有了,還能怎么辦?
事到如今,除非再次拉出幾十萬大軍來,橫在陜西和京城之間,不然的話,休想攔住孫杰。
眾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沒有人想死。
頭上懸著一把隨時都會斬下來的利劍,眾人大腦,遠轉到了極致。
總有“心思活泛”之人。
只見末尾有一個黑衣山羊胡須的精瘦中年人,他忽然站了起來,悠悠的說道:“我朝發自金陵,成祖皇帝遷都北上。金陵亦是龍興之地,此地戰事頻發,不如坐鎮江南,以伺退敵?
京城四周無險可守,孫賊進逼山西之后,便可進攻宣府,宣府有失,那京城必亡!”
此言一出,房間中的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眾人目光閃爍,他們實在想不到,竟然還有這么大膽的人。
竟然敢妄議南遷,豈不知前宋南遷之禍?實在大膽!
“定都京城乃是祖制,說什么去金陵?
當今陛下,性格堅毅,何以同意遷都金陵?!”周延儒率先開口,聲音冷如冰鐵。
除卻周延儒之外,其余官員,也都議論紛紛。
“北地不可失,怎能輕易言說遷都?”
“當今陛下如何會同意?”
“此計,實為虛妄!”
這中年人名叫陳演,是如今的禮部侍郎。
按照歷史的走向來看,他將會是最后一任內閣首輔。
要說周延儒是東林之沽名釣譽之人,那陳演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廢物。
陳演尖酸刻薄不說,還極為無能,為官期間大肆排除異己,培植黨羽,公報私仇,欺瞞崇禎。
作為周延儒罷免后崇禎的頭號寵臣,他無所籌劃,屢屢犯錯。
李自成攻入山西時,崇禎以及群臣本欲調寧遠吳三桂撤守山海關,引遼東之兵抵抗李自成。
但這個陳演,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錯藥了,竟然公然唱反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榆社县|
江陵县|
奈曼旗|
吉隆县|
会宁县|
昌图县|
遂平县|
西畴县|
密山市|
商城县|
武陟县|
当阳市|
蓝山县|
巴南区|
云南省|
同仁县|
渭源县|
那坡县|
永城市|
米易县|
陕西省|
汝城县|
开化县|
宁河县|
永平县|
哈尔滨市|
延吉市|
武强县|
陵川县|
安岳县|
崇阳县|
清水河县|
阳江市|
中卫市|
介休市|
夏邑县|
成安县|
彭山县|
永吉县|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