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夜雨入金陵-《明末重生之門》
第(1/3)頁
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
孫杰身后是卷著浪花的長江,黑夜沉沉,不孜不倦的往東奔涌。
四下里伸手不見五指,只能聞道空氣中的水汽味,和身后的江浪聲。
雨還在下著,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一道明亮的光柱, 刺破夜空,宛若光明巨龍,在雨夜中橫掃。
一盞高流明礦燈,掛在了頭盔上。
緊接著,無數道光柱從地面升起,刺破了黑夜。
戰馬打著響鼻, 緩緩行進。
一支雄壯的隊伍, 來到了定淮門之前。
定淮門是金陵城墻十三座城門之一, 初名馬鞍門,位于金陵城西北,長江邊上。
坐落在外秦淮河東岸,坐東朝西,門外是三汊河河口,秦淮河流此入江。
洪武年間,因秦淮河常年泛濫,為安定秦淮河,故更名定淮門。
在定淮門南邊,便是赫赫有名的龍江寶船廠。
即便已經沒落,依舊是江南造船大廠。
孫杰騎著戰馬,立于城門之外,南望龍江寶船廠。
若是當年的下西洋之景一直延續下去,將會是怎樣的盛景?
漢唐之安西,大明之舊港。
這是中原對外唯二之盛況。
一個稱霸西域,一個霸控南洋。
想當年, 大明的船只鋪滿整個海面, 風帆接天時, 是一個怎樣的盛況?
可惜, 現代提及漢唐便是安西,說起大明,卻只有黑暗。
殊不知,大明對南邊的影響,綿延了數百年之久。
“大人,那邊就是龍江寶船廠了,據說,龍江寶船廠造過最大的船只就是五千料的大寶船。只是,造船技術已經失傳了,弘治年間兵部尚書劉大夏燒毀寶船圖以及三寶太監的航海路,以至于我朝從此再也無力西去西洋!”
楊臨站在孫杰身后,訴說著龍江寶船廠的輝煌。
弘治年間,朝廷用度捉襟見肘,于是有人提議重現下西洋之景。
只可惜,被劉大夏一把火將所有的東西全都燒了。
笑話,沿海士紳的賺錢門路,怎么會允許朝廷插手?
他這一燒,使這方天下的海面力量落后了數百年之久。
雨,順著孫杰頭上的頭盔往下流淌。
孫杰搖了搖頭,收回心思, 看向前方的定淮門。
“讓炮兵準備,轟開城門,進城避雨?!?
孫杰面無表情的說道。
南方,已經爛到骨子里了。
若是沒有雷霆之威,誰會害怕呢?
“得令!”
陳虎抱拳拱手,轉身去安排這事。
定淮門上的守兵縮在城門樓子里,借著桌子上的蠟燭打著馬吊牌。
馬吊牌由來已久,是麻將的祖宗。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在其著作《日知錄》中就有記載:“至天啟中,始行馬吊之戲!”
吳偉業在《綏寇紀略》中記載:“萬歷末年,民間好葉子戲,圖趙宋時山東群盜姓名于牌而斗之,至崇禎時大盛?!?
這些兵丁圍在城門樓子中,搓著手,把錢堆上桌子,嘻嘻哈哈。
若是他們在城墻上巡邏,定然會看到孫杰軍隊前方的光柱。
可金陵承平日久,多年不見戰事,武備疲弊到了極致。
即便是城墻守將,也沒有守城的心思。
雨勢那么大,萬一受了風寒,又要花錢診治。
哪里有打馬吊牌痛快?
氣氛正盛,忽然聽到了一聲巨響。
“轟!”
城外出現了一道火光。
緊接著,腳下城墻開始顫抖,桌子上的銅錢滾落一地。
“怎么回事?”
守城百戶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將放在腳旁邊的鐵刀拿起,一臉慌亂。
“許是天上打雷?雨夜打雷,最合適不過!”
一個手下說道。
百戶皺著眉頭搖搖頭,道:“不對勁,如果是打雷的話,城墻怎么會抖動呢?不對勁!”
他走入雨夜中,向巨響傳來的方向看去。
看到雨夜中的光柱,臉上滿是慌張。
“大雨天里,火把豈能明亮?!”
還不待再想什么,第二發炮彈,飛了過來。
“轟!”
又是一道巨響,一道火光清晰可見,緊接著,城墻再次開始抖動。
金陵乃是朱洪武稱霸之地,城門堅實厚重,一炮只炸了個半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龙里县|
建昌县|
栖霞市|
泾阳县|
增城市|
衡山县|
浦江县|
鄯善县|
宁明县|
丹江口市|
大悟县|
博野县|
内江市|
宜兴市|
黎城县|
滕州市|
沿河|
舒城县|
鄯善县|
昭平县|
积石山|
南城县|
汨罗市|
桂阳县|
新化县|
庆云县|
盐源县|
清水县|
库车县|
平谷区|
海兴县|
德清县|
庆安县|
南陵县|
陵川县|
贵南县|
盐池县|
白河县|
中山市|
滕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