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個女人就那樣直挺挺的倒了下去,除了幾道塵土之外,也沒有什么了。 從今天起,孩子成了孤兒。和萬千明末的孤兒一樣,都要在窮困中艱難求生,又和那些孤兒不一樣,他遇到了孫杰。 “這孩子命苦啊,這一路而來,他爹沒了,現(xiàn)在他娘也沒了!”趙大頂嘆了一口氣,一臉難受。 “大人,這些人怎么安排?”陳虎看向?qū)O杰,開口問道。 語氣中多了不少擔(dān)憂,對這些難民的前途也開始擔(dān)憂起來。 孫杰道:“帶回去,帶到咱們的營地,這些人我會想辦法安排!” 想要在明末這個時代大展拳腳,手中必須要有人。 不管是什么時候,只要手中有人有錢有地有糧,就可以大展拳腳。 眼前這些人數(shù)量雖然不多,看上去也比較窮困,但背靠著一個現(xiàn)代社會,未嘗不能化為己用。 陳虎和趙大頂,按照孫杰的安排,招呼著這些難民往駐地那邊走去。 這些難民本來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在黃土大地上到處亂轉(zhuǎn),最終的目的也不過是西安府。 這里距離西安府還有很遠(yuǎn),走過去不知道還要多久,更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難民雖然不清楚孫杰的來歷,但他衣著體貼,容貌甚偉,體態(tài)富貴,加上救活了那個孩子,便順從了很多。 他們逃難以前,是一個村子的,古代人聚族而居,這些人基本上都沾親帶故,屬于一個宗族, 大部分姓陳,也不知道祖上是誰。 這一路而來,血脈親情作為紐帶,不斷扶持,不斷幫助,才走到這里。 若非如此,早就一哄而散,各奔東西了。 人都有從眾心理,當(dāng)一部分人跟著孫杰他們離開時,剩下的那些人,也跟著走了。 難民們走的很慢,饑餓許久,體力不支,手中拄著木棍,艱難的行進(jìn)。 隊伍非常壓抑,幾乎沒有一個人說話,沉默的只剩下眾人的呼吸聲。 說話需要能量,這些難民幾乎沒有吃過飽飯,用哪里來的多余的力氣說話? 那些死去的人,只好先暫時擱置,等安置好了活人再說。 孫杰走的稍微快一些,提前這些難民到達(dá)。 回了一趟現(xiàn)代,將店里之前買來的那些米面搬了過來,數(shù)量不多,可也足夠這些難民們吃上個兩三頓。 除了這些米面外,就是幾口鐵鍋、幾個大塑料桶水,和一些碗筷。 那頂帳篷還置于地下,孫杰將搬來的那些米面等東西放在帳篷邊上。 做完這一切,難民們還沒有到來,于是又去迎接。 沒走多久,就看到了陳虎和趙大頂領(lǐng)著難民過來。 孫杰并不打算直接將這些難民帶到那些糧食那里。 人餓到了極致,本能之下,誰也不知道會做出什么事。 眼前的這些難民數(shù)量不少,如果不加以管控,勢必釀成慘重后果。 孫杰現(xiàn)在連帶他,才有四個人,這么大一幫子人,一個不好就會出問題。 更別說這些難民還都沾親帶故,一個出事,剩下的那些人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著。 停在了陳虎他們前方,孫杰做了一個停止前進(jìn)的手勢。 “諸位,我叫孫杰,我也不啰嗦了,直接說吧。 現(xiàn)在有一條活路擺在你們面前,只要你們以后跟著我做事,我現(xiàn)在就可以讓你們吃飽飯。 我也不強(qiáng)迫你們,現(xiàn)在不想跟著我做事的人可以離開。” 孫杰雙手背在身后,一臉平靜的看著眼前這些難民。 這些難民們呆呆的看著孫杰,眼神當(dāng)中更多的是茫然,他們不認(rèn)識孫杰,也不知道孫杰的身份,更不知道孫杰所說的做事是什么,唯一注意的便是“活路”和“吃飽飯”那幾個字。 大部分人甚至都不愿意思考,只是靜靜的站在那里看著。 人在餓到極致的情況下,哪里會思考呢?所做的事,基本上都是本能趨勢。 人群中走出一個頭發(fā)花白的中年人,拄著一根粗壯的木頭,一步一蹣跚。 腦袋上的頭發(fā)都開始打結(jié),就像是苞米須子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