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長青看著呆若木雞,三觀崩碎的閻定軍,自己也感覺剛剛說的‘有億點’假,決定用‘樸實點’的話術重新說一遍。 “閻定軍啊,升斗小民雖然大多數都目光短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但當這個‘小民’的概念擴大到全天下后,問題的嚴重性就不同了。 如果我按照你說的,喊出天下大同的口號建立太平軍,均田免賦固然容易拉攏到小民人心,甚至贏得小民的簞食壺漿也不是難題。 然而,你考慮過以后我們萬一無法兌現承諾,或者兌現承諾后又反悔,引來的萬民反噬么? 打仗是要花錢的,而且花的不是小數目,更何況以后建立國家和我們自己的朝廷,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 讓利于民很容易,將這份利收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而且,在我們之前的李自成,就是一例很好的反面教材。 李自成崛起的那般迅速,拋開他軍事上的才能不提,在政治上依靠的無非就是均田免賦這一招,還編出了文盲小民都可以輕松傳唱的歌謠,宣傳搞的十分到位。 沒錯,李自成最后入了bj城,所過之處萬民追隨,但這份政治資本,他轉換成自己手中的力量了么? 均田免賦,意味著李自成將大量的稅賦收入自己給免掉了,他所到之處又對士紳商戶階級大開殺戒,搶奪錢糧,來補充軍資。 這導致李自成控制的地盤上,除了土地里種出來的那些收獲外,幾乎不可能從其他地方獲得多少稅收。 而田地又被李自成大量分發給貧民子弟,免了賦稅,等到李自成手里搶奪的財貨錢糧耗盡后,他的國和他的軍隊,又要怎么維持? 或許,當時李自成是準備定鼎天下,消滅所有的對手后,再出爾反爾,收回成命。 到時候李自成一家獨大即便小民不滿,也有把握鎮壓一切反對聲音。 然而,這么做的前提是,李自成可以一直贏下去! 他手中的財貨終歸是無根之水,沒有源頭,用光了也就沒了,只要他失敗一次,手里好不容易攢出來的家底,就很難恢復如初。 原因很簡單,李自成手里沒錢! 于是,李自成被入關的滿清韃虜擊敗主力后,空有偌大的江山,卻沒有足夠的收入來重整旗鼓! 那些小民再支持李自成又能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