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5章 一號訓令-《1510我的環球航行》

    第35章    一號訓令

    看到平倭團在短短時間內就發展壯大到如此規模,我深感欣慰,但同時也在擔憂兩件事情。

    一個是短時間聚集起這樣一支隊伍,難免參差不齊,各有想法,如何讓大家盡快融入集體,完成從老百姓到軍人的轉變?

    思來想去,我決定按照我軍訓時得來的經驗,從作息訓練制度入手,培養鍛煉平倭團全體人員的作風養成。

    于是,在回來的第二天,我訓令要求全體成員,從干部到戰士,在非作戰任務期間,早上六點,也就是卯時起床跑操。在海堤城墻集合,圍著城關鎮跑步,一圈下來差不多一公里,陸戰隊跑五圈,水手跑三圈,工匠們至少跑一圈。而后吃早飯,整理個人內務。上午分頭組織工作,陸戰隊反復練習鴛鴦陣,熟悉火器操作;各艦水手在各自崗位組織操練,視情況出海演習;工匠則負責各自的制造任務。晚上,各隊由負責干部進行總結講評。

    對于第二個頭疼的問題,就是火器的改進操作。目前十式艦炮威力夠大,但再裝填實在是太繁瑣,往往貽誤戰機。試想在當時海戰中,若不是“鎮倭號”及時趕來撞擊倭寇,倭寇很有可能會追上我們近戰,那就太危險了。

    根據我平時對近代火器的研究和“帝國”等戰爭戰略類游戲的經驗,我的想進一步對現有火器進行升級。

    我叫來佛朗,提出了兩個想法:一個是把艦炮系統的發射藥包和炮彈做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炮彈,以不同顏色標定不同彈種。比如開花彈用紅色,實心彈用黃色。這樣在進行火炮裝填時,只裝一次就行,多少能節省點時間。

    第二個就是這個火繩槍,實在是不能讓人放心,雖然比明軍的鳥銃先進,不用再靠人來點著火藥,但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槍膛上總要拖著一根點著的火繩,火繩還得不停更換,一旦熄滅,全槍還不如狼筅好用。

    于是,我希望佛朗借助當時普遍使用的燧石和火鐮打火的方法,把火繩的發射機構改進一下,用燧石打火引燃發射藥。

    其實以上兩個想法分別就是近代火器整裝式炮彈和燧發槍,這兩樣都是在17世紀才發明。但是實戰的需要讓我不得不又要把我們的火器先進程度提升一百年。

    佛朗認真聽著,不時地在小本上拿著鵝毛筆記著什么。思考了一會,說道“將軍所言令人大開眼界,如能成功將讓我們的槍炮領先全球。我的工匠隊里有幾個是負責冶金和船上金屬零件的,我們回去研究一下,希望能盡快實現將軍的想法。”

    我相信,這個佛朗不會讓我失望。

    接下來的兩天,城關鎮有點像個近代兵營的樣子了。每日在諸位主管干部的帶領下,陸戰隊口號連天,水手隊操船操炮,工匠隊在“鎮倭號”上叮當作業,偶爾還有艦炮和火槍試射的隆隆巨響。

    到了第三天晚上,佛朗找我說“鎮倭號”艦炮改裝完畢。我和他在艦面上查看了一番。果然,人多就是力量大,佛朗帶領工匠們共安裝了十個炮位。

    在艦首和艦尾,比照“平倭號”的轉臺、炮架和滑輪繩索機構,分別設置了一門十式艦炮。更妙的是,為了防止風吹雨淋,保護火炮彈藥,在這兩門炮周圍搭建了一個厚木板做成的圓形炮艙,艙室直接建在大一號的轉臺上,可以和炮口一起左右轉動。這不就是近代戰艦的炮塔嗎!對此我很是滿意。

    其他八門艦炮各有四門設置在兩側的負一層炮艙內,這里和“平倭號”的炮艙基本類似。考慮到側舷艦炮不需要大范圍調整水平角度,所以沒有安裝360度轉動的轉臺,只可以通過設在炮架上的杠桿撬動艦炮在向前45度方向上水平移動。這種設計大大提高了“鎮倭號”的改裝速度,同時又不影響實際操炮。

    如此一來,“鎮倭號”正式裝上了獠牙,成為一艘名副其實的炮艦,用不著再依靠撞角去和敵人近距離搏殺了。

    見我對艦炮系統并再發表什么意見,佛朗有帶著幾個工匠跑到了他的艙室里,去研究整體炮彈和燧發槍了。

    我期待著他的成功。

    (本章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泰州市| 宝山区| 郸城县| 镇坪县| 鹿泉市| 伊春市| 栾城县| 商洛市| 定边县| 宁阳县| 临泉县| 阿拉善右旗| 田林县| 云南省| 广河县| 和平县| 七台河市| 包头市| 宜兰市| 吴旗县| 昭觉县| 海盐县| 前郭尔| 淮阳县| 稷山县| 汨罗市| 侯马市| 太康县| 宜兴市| 张家川| 兴国县| 威宁| 临清市| 潼南县| 朝阳区| 泗洪县| 凌源市| 祁门县| 滨州市|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