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新世界的種子-《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第(1/3)頁
雁門關之戰結束之后,徐偉就收到了一個讓他驚喜的消息,他懸賞10萬錢改進織布機,而現在終于有人改造出新式織布機了。
于是他興致勃勃的來到紡織場,想看看新式的紡織機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他這段時間也回憶了一下紡織機改進的技術,好像是有一種叫飛梭的東西,可以提升幾倍的紡織效率,據說就是這玩意和珍妮紡紗機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只可惜他對這個一竅不通,因為徐偉的時代,飛梭已經淘汰了。
他看到的都是新聞畫面上的紡織機全是電動紡織機,紡織機運行起來快如閃電,說這是飛梭,還能真一點都沒有錯了。
但現在肯定是不可能制造出電動織布機,徐偉也沒有這樣的妄想,能制造出比現在的紡織機快一些對他來說已經足以,
許娟看到徐偉再次來到紡織廠驚喜道:“渠帥你來的真快,我這才剛剛上報上去,你就過來了。”
徐偉笑道:“現在你們紡織廠可是我們馬邑第二大賺錢的工廠,我怎么能不上心?”
“是個誰改進了織布機的效率?我連賞金都帶過來了。”
許娟笑道:“她人還在織布,我帶你過去看。”
說完許娟帶的徐偉去看那個改進織布機的人。
此時的紡織廠已經比原本的大了許多倍,紡織女工更是翻了十幾倍。
現在是冬天,桑干河已經結冰,所有的水利紡紗機已經停止運轉,現在有許多木匠正在維修這些水力紡紗機,等明年春暖開花開,它們將再次綻放光芒。
但紡紗的工作卻沒有停止,而是改成使用人力紡紗機,可以同時紡三十個紗錠,效率上雖然不如水利紡紗機。確實卻可以用數量來彌補。
光徐偉目之所及之處,有幾百臺這樣的紡紗機,幾百婦女在這里忙碌的紡制紗線,這些人力紡紗機沒有水力紡紗機那么大,效率也不如水利紡紗機,但唯一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再借助水力,也不用靠近河道,可以占據更小的地盤,擺下更多的紡紗機。
徐偉看著這忙碌的景象笑道:“你這家作坊的女工倒是越來越多了,比我上次過來也繁忙多了。”
許娟苦笑道:“織布機的增多,還有水利紡紗機的停止工作,改用人力紡紗機,讓紡織廠多了幾百人,現在已經有好上萬人在這里做事了,我都有點管理不過來了。”
要是把這家中織布的紡織女工算上,許娟管理好幾萬人口,差不多有馬邑人口的十分之一。
這個時代除了馬邑之外,再也不會有這么大的工廠,在這里一切都是新的一切的,規章制度都要靠自己建設,自己摸索。
顯然管理一個幾萬人的工廠已經有點超出許娟的能力范圍了,要不然她也不會說這樣的話。徐偉自己也很難提點許娟,畢竟他只是一個宅男,不是一個大企業的高管,他也不知道該如何管理一個幾萬人的工廠。
要是許娟能管理好,則說明她能管理一個郡的才能,在這個時代可以算是頂級管理人才了。
徐偉道:“我們馬邑的紡織機越來越多了,是不可能全部都集中在你一個工廠當中,以后我們分流幾個工廠,弄個紡織二廠,三廠,這樣你身上的擔子就輕了一些。”
“你覺得已經難以管理紡織廠了,不要著急,可以和管事們商議一下解決的辦法,大家一起討論,總結一些經驗出來,然后再推廣在整個紡織廠。
運轉一段時間之后,再和女工們討論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壞的,留下好的,改進壞的,我們一點點改進,哪怕每天只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下來也是巨大的進步,到時候你就不會覺得難以管理了。”
徐偉雖然不懂管理,但他記得記新天朝的時候,大家也不知道如何管理工廠,于是工人和廠長一起討論如何管理一個工廠,大家都是工廠的主人,主人翁意識非常強,提出的意見也是確實有效的。
后來大家還記錄總結,弄出一部什么鞍鋼憲法,可見工人一線員工是可以管理好一個工廠的,只要管理人員聽從他們一線人的合理要求,一個工廠可以發展壯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怀远县|
邵东县|
高平市|
台中县|
通州市|
翼城县|
德惠市|
仙桃市|
大理市|
景洪市|
鄂托克旗|
桂阳县|
罗江县|
武定县|
越西县|
阿拉善左旗|
黄山市|
万荣县|
东方市|
集贤县|
华安县|
鲁山县|
绵阳市|
方山县|
闸北区|
东丰县|
江达县|
历史|
黄大仙区|
区。|
通山县|
清丰县|
乌兰浩特市|
易门县|
托克托县|
德阳市|
丰都县|
石泉县|
如东县|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