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大漢的東林黨-《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第(1/3)頁
文武百官看完了西涼來的戰報,大殿之上頓時熱鬧起來了,最強大的西涼叛軍被朝廷大軍戰勝了,后面平叛的事情也就好做多了,大家感覺大漢又行了,大殿上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崔烈立馬道:“陛下現在西涼叛軍以不足為患,讓董卓帶領部下駐扎在安定郡,平定西涼叛逆足以,讓左將軍皇甫嵩帶領大軍進軍冀州,想來平定張燕必定手到擒來。”
崔烈算是看出來了,這年頭打仗還是要靠皇甫嵩,其他人都不行!
像傅變這樣粗鄙的武夫不知輕重,他們受不了。像王芬這樣的名士欺世盜名廢物一個,冀州的百姓受不了。
靈帝也有些意動,這幾年冀州的叛亂沒完沒了,他都感到厭煩了,是要弄一個能打的武將鎮壓在冀州了。
但尚書令盧植卻反對道:“陛下,真要徹底平定西涼叛逆就要把左將軍皇甫嵩留下了。從西涼的戰報可以看出來,董卓有養寇自重之嫌,加上董卓和西涼叛逆糾葛甚深,真讓董卓留在西涼只怕這叛逆難以平定!”
在場的文武百官都是千年的狐貍,董卓這點小心思根本藏不住。
這西涼的叛逆大部分都是朝廷的退伍兵,很多武將都是董卓的朋友,這也是西涼叛亂難以平定的關系,因為朝廷平叛的主力大部分人都是西涼人,雙方的糾葛太深了,他們出工不出力,怎么可能平的了叛亂,甚至西涼軍還把北軍給坑了一把,張溫可是深有體會。
靈帝也懷疑皇甫嵩因為西涼叛逆是他老家的人,不愿意平定叛亂。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的時候,剛剛平定黃巾起義的皇甫嵩急匆匆帶領領五萬大軍趕到長安,和邊章韓遂等十幾萬西涼叛逆在三輔之地連續大戰。
但叛軍的實力強大,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而且軍隊人數太多,多達十幾萬,任皇甫嵩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擊退敵人。只能把戰線穩定在粟邑,栒邑,漆縣,云邑,陳倉一線。
等到八月,北宮伯玉糧草不足,領軍退回涼州,皇甫嵩率部也撤回到長安。不料他不但沒有受到封賞,反而被朝廷借口連戰無功,耗費巨大而受到重責,被撤消了一切官職,收左車騎將軍印綬,削戶六千,更封都鄉侯,食邑二千戶。
當初大家都認為是趙忠張讓兩人陷害皇甫嵩,對靈帝進了讒言。
因為雙方矛盾激烈,當年皇甫嵩去年征討黃巾首領張角部隊時,率軍從冀州魏郡的鄴城經過,看見中常侍趙忠家的居宅非常豪華奢侈,可比王宮,完全違反了大漢律對各類官員建屋的規定,于是憤而上奏靈帝,靈帝正因為黃巾起義之后手上缺錢,看見奏章后大喜,立即沒收趙忠的宅院,還把趙忠臭罵了一通,罰了他一億錢,從此趙忠就恨上了皇甫嵩。
打勝黃巾后,皇甫嵩功勛卓著,被封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陽兩縣,合八千戶,中常侍張讓在封賞皇甫嵩一事上出了力,要不然他也不會一戰封賞八千戶,只差一點就可以成為萬戶侯,畢竟靈帝可是非常小氣的,于是派人找到皇甫嵩,要他給錢五千萬,同時找皇甫嵩商議結盟的事情。
宦官勢力和武將聯盟一直是東漢末年的常態,畢竟他們雙方都受到了關東門閥的打壓。
這里就要說一下當時朝廷的政治局勢,朝廷當中關東門閥勢力一家獨大,有點明末東林黨的味道,關東門閥勢力把持朝廷大部分職務,打壓其他勢力,還通過月旦榜這樣點評人物的方式,控制朝廷任命官員,有點后世吏部的架勢了。
當然東林黨的拿手好戲排除異己,他們照樣也會,只要是自己人,哪怕是白丁一個也可以快速成為三公九卿這樣的頂級官員。
就像是王芬,因為是是黨人當中的八廚,出山就可以直接任命為冀州刺史,袁紹還沒有出山,就天下楷模名聲本初的名聲,等到要當官的時候,就直接被任命為渤海太守,后面更是自認了車騎將軍,10年時間不到就成為天下最頂級的官員之一,袁術也一樣,當官起點就是2000石的長水校尉,幾年之后就成為了后將軍。
這就是袁家為什么可以四世三公的原因了,兩兄弟不到30歲就成為了大漢最頂級的官僚,后面30年即便排隊,他們也要排到三公,就按照這流程十世三公也做的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树县|
闽清县|
象山县|
卢湾区|
丰原市|
荥阳市|
长岭县|
吉木萨尔县|
乌鲁木齐市|
八宿县|
安福县|
昌都县|
万全县|
宜城市|
潞城市|
宿松县|
弋阳县|
安多县|
黄平县|
临夏市|
阿瓦提县|
海城市|
景德镇市|
循化|
都江堰市|
莒南县|
原平市|
和林格尔县|
余姚市|
马公市|
玉溪市|
绥滨县|
观塘区|
郓城县|
观塘区|
泰兴市|
夹江县|
嘉祥县|
西华县|
兴隆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