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待六十四根玉柱刻完,天色陰沉沉的還沒完全煞黑。 張聞風前胸衣襟、兩個袖子、鞋子上沾了厚厚一層白色玉石粉末,連頭發(fā)、臉孔都蒙了灰,腰間黑布袋變作了花布袋。 事情一氣做完,他不覺疲憊勞累,只覺得暢快至極。 所有玉柱沒有一處修改損壞,沒有一刀多余錯誤,這得歸功于他的專注。 還有他前面幾天抄錄整理經(jīng)文的功勞,也不容抹殺。 放下刻刀,將身上的粉屑拍打幾遍,劍鞘擦拭干凈,房間清掃收拾。 見外面守著一個漢子站得筆直,問了兩句,才知道是云秋禾幫他叫的人守門,道一聲謝,讓漢子將垃圾用簸箕清理倒掉,便可自去。 到水井邊打水洗刷一番,面容雙手干凈了,衣袍臟乎乎的白一片、灰一片。 看到院主的廳堂燈火通明,好些人說話,猜測是兩家宗門派遣的高手來了。 他這個樣子也不便去朝面見禮,回屋放下盆子,徑直去飯?zhí)糜蒙牛貋硖煲埠诹耍P上房門,靜坐歇息。 半個時辰后,摸黑點亮蠟燭和油燈。 將一百五十枚靈氣石堆在干凈的案桌上,調(diào)制一硯臺朱砂墨。 口中默念經(jīng)文,三遍后拿一支符筆沾了赤墨,左手三個指頭捏著小小的靈氣石,就著燭光,用符筆尖毫,在方寸之間勾連描繪,極盡纖細之能事。 前兩天,他抽空將要繪制的正反木行八卦符文在紙上練得純熟。 這種符文不復雜,難點主要是控筆,靈氣石不大,頗有幾分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精細,而這正是張聞風所擅長,他對筆畫的控制幾乎入微。 元炁自筆尖流淌,不急不緩,留下蛛絲符文,些微元炁深入內(nèi)里溝通靈氣能量。 是個非常專注的精細活,他耐得住。 蠟燭換了數(shù)茬,至三更梆子聲起方熄燈。 第二日一早,張聞風洗刷凈手后在房間念經(jīng)做完早課,外出一趟。 清晨薄霧,街上明顯感覺少了幾分熱鬧,多了兩分沉悶。 到處是壓低著聲音的交頭接耳,見到穿著道袍身上臟兮兮的張觀主走近,一個個慌忙停止議論,生怕引來麻煩。 到街上用完早膳,張聞風轉(zhuǎn)去成衣鋪子,購買了青色道袍、鞋子、腰帶、黑布袋等物品,回來將里外換一新,再走去伍院主的廳堂打招呼。 傅、云二人也在,三人沉默喝茶。 兩家宗門派遣來的高手,昨晚出去搜巡沒有回來。 “張觀主,你的陣柱刻完了嗎?” 云秋禾看到張聞風出現(xiàn)像看到親人,她惦記著用行草刻制經(jīng)文的陣柱,布置出來的陣法將會是怎么一番模樣? 能不能成她心中沒底,唯有親眼見證才知道嘗試結果,放下茶盞搶著問道。 張聞風先與伍、傅二人打了招呼,對云秋禾微笑道:“刻完了,我準備今日回山布陣,特地來向院主告一聲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