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叛經離道,不破不立-《道門念經人》
第(2/3)頁
伍乾平道:“宗門高手還要一會趕到,大家都小心點,暫時不要出城,這伙賊子窮兇極惡,咱們能夠安然無恙,實屬幸運,對了,老傅,你去把陳觀主從城內住處請來,在院內開間靜室給他養傷,等空閑了,我請宗門高手幫他療傷。”
傅孤靜答應一聲,匆匆離開。
伍乾平看了一眼張觀主,微微點頭。
福將之名,名不虛傳,他們幾個都跟著沾光了,要不然結果難料。
張聞風回以微笑,若不是瓶子內里的鐘文庸識得黑巫手段,今日只怕會有大損傷,即使云秋禾能夠及時出關斬殺一個兩個,也難以挽回損失。
又說了幾句話,三人各自散去。
伍乾平思索著走回廳堂,寫一張紙箋飛鴿送走,請宗門整理準備一些關于巫修方面的典籍,加急送來。
張聞風返回廨房,擺開雕刻刀具,拿起第一根朱砂墨經文干透的玉柱,待一刀一刀照著寫在玉柱上的正書經文雕刻,突地他停下動作,傳音問道:“鐘道友,請教一下,我若是用行草字體,雕刻經文在玉柱上,會影響山門大陣的運轉嗎?”
好半響,鐘文庸才回話:“你這個想法很大膽,可能是我見識淺薄,還真沒見過誰用行草雕刻陣柱?不論儒、巫,都是用正書一刀一刀雕刻。”
張聞風放下玉柱,琢磨一下,傳音道:“也不能這么說吧,符與陣有相通之處,好多大陣都篆刻有符文,而符文主體,是由行草篆手法秘字演化,再則,道修自身,道修無為,道修自在,是為了打破各種限制和桎梏,沒見有誰規定,一定得用楷書雕刻陣柱經文?
都是一種溝通天地的媒介,殊途同歸,與經文的形式應該是無關?”
越說越覺得可行,站起身,在房間內踱步揣摩思索。
“你說得……似乎也有道理,我贊成你嘗試,反正最多就浪費一批陣柱和靈氣石,沒甚大不了的,你目前身家,再來兩次都耗得起。”
鐘文庸從懷疑到支持,只有一個打屁久時間。
到后面,頗有些慫恿的意味。
因為每一次新的嘗試成功,都是一項創舉,他只剩殘魂存在,沒辦法嘗試,特別想要親眼目睹張道友的法子到底可不可行?
那么一點點的靈氣石損失,微不足道嘛。
張聞風想了想,驀然哈哈大笑,道:“此法必定可行!”
他心中豁然開朗。
不再于浪費不浪費的問題,若真浪費了這批靈氣石,他會心痛得捶胸頓足。
而是他認定道家沒有這個規矩,一刀一刀雕刻經文,筆筆工整,他推測只是后人為了表現虔誠的一種方式,就被后輩墨守成規,延續下來了。
經文還是那個經文,刻寫的方式不一樣,經文意思還是一樣的嘛。
難道就不能得到上界道祖認同,溝通不了天地靈氣嗎?
“張觀主何事如此高興?”
云秋禾經過,從敞開的房門走進來,詫異又好奇問道。
在她的印象中,張觀主一直都是謹小慎微,不逾越規矩一步,連微笑都似刀刻出來,刻板得老夫子一樣很少有這樣大笑的時候。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黄石市|
揭东县|
博兴县|
渝中区|
彰化县|
安宁市|
海门市|
迁安市|
三河市|
化隆|
清新县|
栾城县|
平舆县|
栾城县|
沛县|
达日县|
青岛市|
渝中区|
酒泉市|
西丰县|
眉山市|
金秀|
三门峡市|
临沧市|
蚌埠市|
广昌县|
玛曲县|
广平县|
北辰区|
五大连池市|
马关县|
榕江县|
义马市|
临湘市|
广饶县|
赞皇县|
高陵县|
岐山县|
治县。|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