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無論是自由女神下、埃菲爾鐵塔、金字塔和巨大的行星發動機放在一起都顯得非常渺小。 一萬座巨大的行星發動機成了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奇觀建筑。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地球航程的安全,聯合政府集結全球的航天力量,耗時三十年,建成了“領航員號”國際空間站。 這些空間站將以十萬公里的相對位置伴飛地球,為地球在航行中提供預警、領航以及通訊保障。 而劉培強就是宇航員中的一員,他將前往領航員號國際空間站,執行至少15年的太空任務。 與此同時,流浪地球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 因此導致了海平面在十年內升高了60米,許多地區都遭受到了海嘯的襲擊。 同時距離太陽越來越遠,地表溫度也在一年內下降到了零下七十攝氏度以下。 面對不斷惡化的生存環境,聯合在每座發動機下都配套建造了一座地下城。 在地球抵達新家園之前,這些地下城將會成為人類唯一的庇護所。 地下城居住權的唯一獲得方式將會是抽簽,抽簽結果不得轉讓、出借與贈與。 自此開始人類踏上了兩千五百年的漫長流浪之旅。 為了讓孩子和監護人一起進入地下城,劉培強不得放棄了還在醫院一直昏迷的妻子,把一切都托付給了孩子的姥爺——韓子昂。 ...... 這一段介紹背景故事的旁白,長達三分鐘,卻沒有任何人感到無聊。 因為每當旁白介紹到某一種情況,電影中的鏡頭都會配合展示著對應的畫面。 高達萬米的巨大行星發動機、全球五千多枚運載火箭一起發射的壯觀景象還有充滿了科技感的國際空間站。 通過3d眼睛呈現給了放映廳里面的所有觀眾。 這些都無一不讓所有的觀眾都體會到了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震撼感。 尤其是旁白最后,地球拋開了月球,開始流浪的那一幕,更是震撼了所有人。 ...... 鏡頭一轉,通過一段新聞,觀眾們了解到,十五年已經過去了,今年是劉培強回到地球的一年。 地下城,劉培強的兒子劉啟,已經長成了一個十九歲的大小伙子。 劉啟在一張工程圖紙的下發寫下了“姥爺,我還是決定要走了,勿念,劉啟”的字樣之后,便離開了簡陋的房間。 之后便是劉啟一路跑步離開家,伴隨著對于地下城風景的特寫。 這一段,張巖沒有采用前世《流浪地球》的教室鏡頭。 在張巖看來,只能容納地球上一半人生存的地下城,不可能有那么寬廣的空間來上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