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很快張巖從系統手里兌換了電視劇《大秦帝國》的劇本、分鏡和所有配樂,然后迅速地看了起來。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總共有四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 全部改編自同名小說《大秦帝國》。 以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最為經典,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和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也頗為不錯。 第四部《大秦賦》則是徹底拉胯。 和前世一樣,他也準備著《大秦帝國》系列分成四部曲來拍攝,于是首先看起了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的相關內容。 張巖一邊回想自己腦子里面系統獎勵的歷史學精通中各種關于關于大秦的歷史知識,一邊看起了劇本。 《大秦帝國之裂變》講述的是兩千七百年前,華夏民族進入了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 此時謙謙上古貴族君子風的春秋時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橫遍野的戰國時代隆重登場。 西北邊陲戰國七雄中最為弱小的秦國飽受六國摧殘撻伐,而今已在滅國邊緣。 秦獻公身死戰場,年紀輕輕的仲公子渠梁在危難時刻即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國夾攻下茍延殘喘,發誓變法崛起。 隨后秦孝公渠梁廣招天下賢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國并不得志的衛鞅輾轉來到秦國。 衛鞅靠著自己一身的才學和對天下局勢的清醒認識而得到秦孝公重用。 秦孝公重用衛鞅,在秦國掀起了影響深遠且飽受爭議的變法(史稱商鞅變法),一代強秦由此開始了崛起。 看完了一遍劇本,張巖首先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種“歷史學精通”中關于大秦歷史的地方開始了糾錯環節。 靠著系統給的大師級導演能力,他現在對于前世的那些經典劇本都能夠做出來虛度改動。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按照張巖如今的眼光看來,哪怕是最為經典的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仍然有不少值得改良的地方。 尤其是在歷史學方面,有著不少明顯的錯誤。 第一:劇中秦國出現了大量的騎兵,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 秦孝公時期中原還沒有騎兵隊伍,作戰以車兵與步兵為主。中原第一支騎兵出現于趙武靈王時期。 由于趙國北臨匈奴等游牧民族,且常受他們天然騎兵的攻擊,故武靈王學習胡人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中原這才有了第一支騎兵。 第二:劇中對于商鞅之死進行了太多虛構。 對于商鞅這個人物的塑造進行了太多美化的改動。 例如劇中商鞅之死,是商鞅為了平息老秦人對于自己變法的怨氣,防止變法成果遭受到損害,最終自愿受死,與紅顏白雪共赴死難。 這種不合理的改編把商鞅塑造成了一個圣人一樣的人物,沒有了人性,反而落了下乘。 歷史上秦孝公死后,公子虔在惠文王面前偽告商鞅謀反,惠文王畏懼商鞅功高蓋主,也有意除之。 商鞅先是逃亡魏國而被拒,無奈歸秦,然后回到封地準備聚集士兵反抗。 最后被惠王活捉,車裂五馬分尸而死,并滅族。 第三:責之對于部分人物出場時間進行了改變。 例如劇中如竊符救趙的侯嬴,和秦孝公、商鞅等人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要晚上許多。 本次改編工作量不少,接下來的幾天,張巖除了和趙思雨每天交流一會兒,把其余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改編劇本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