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央視全部沸騰的時候,網絡上也因為《名義》的結局而充滿了各種熱議。 尤其是祁同偉在電視劇結局最后的回憶,更是在網上引起了各種爭執。 “什么鬼?祁同偉是個好人?” “張巖想要洗白祁同偉這個大tan官?” “不至于,張巖要是想要洗白tan官,這劇怎么能過審。” “那這是什么意思?” “去看《日報》的wb吧,《日報》已經給出祁同偉評價了。” “什么?《名義》剛播放完五分鐘《日報》就出評價了?” 許多人對于《日報》這次的快速反應都感到非常吃驚。 要知道《日報》全稱《龍國日報》,可是龍國最大的官方報紙,承擔著官方喉舌的作用。 在許多事情上,如果《日報》下場評論,就代表龍國官方給某件事情定下了一個基調。 所以《日報》在評論各種事情的時候,很少會第一時間下場。 一般都會經過多層研究和民意調查,《日報》才會最終下場,給事情定下一個基調。 沒想到這次居然這么早就下場了。 張巖的《名義》果然厲害啊。 眾多網友一邊在心里念叨著“張巖牛批!”一邊點開了《日報》的wb,想要了解一下日報怎么評價祁同偉。 點開《日報》的wb的置頂推文,許多人都看到一篇《祁同偉:既是悲劇的受害者,也是悲劇的制造者》 “首先我們要說祁同偉是國家的渣滓和蛀蟲。 這樣的人最后落得開槍自盡是應有的,他的同黨們也應該受到類似的懲罰。 而那些現實生活中用強權欺壓普通老百姓的人也一定會受到相應國家與人民的制裁和審判。 但是,《名義》畢竟是一部電視劇,經過藝術加工,我們要從人物分析的角度去解剖祁同偉這個人。 祁同偉在根子上就有問題,他說他受盡了白眼,他說他的愛情被現實擊的粉碎,他說他以為英雄的榮譽稱號可以幫他實現一些愿望,然而并沒有得到實現。 恐怕這是我們很多朋友都遇到過的經歷吧。 想想曾經被有錢親戚白眼的經歷,想想那要買房買車幾十萬彩禮的結婚條件,想想996的自己而升職加薪的卻是別人…… 這些不都是祁同偉曾經的經歷嗎?我們與當年那個祁同偉到底有什么不同? 當然不同! 因為你還是守法的好公民,而祁同偉卻走上了不歸路。 蕓蕓眾生誰的生活沒遇到過點挫折啊,如果所有人都選擇了祁同偉的路,那這個世界會瘋狂成什么樣。 而且不是誰都有祁同偉那條路可走的。 祁同偉的學歷起碼是絕大多數人不具備的,祁同偉的能力更是更多人所不具備的,祁同偉有的那個捷徑那就是鳳毛麟角了。 所以,能黑化到祁同偉那個程度的人少之又少。 或許你又要問了,那祁同偉有了那么多好的條件不應該去做好官,做好事嗎? 為什么要去做那些害人毀己的臟事爛事呢?我想這就是人性與環境的結果了。 人性是有黑有白的! 我們必須面對一個客觀事實,所有人心里都有善惡,有些人善足,有些人惡多,但是絕對不存在全善或者全惡的人。 祁同偉得勢后不約束自己的欲望了,肆意地胡作非為。這是他的選擇! 那我們呢?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保證自己有錢或者上位后能夠約束得住自己嗎? 不得不說祁同偉這個角色給了我們所有人都一些警醒。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圣人,都有很多欲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