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自西宮門至太后的頤年殿倒也不算太遠,也就半個時辰的路程吧,折合一個小時。 文曉荼和徐夫人一路悠哉哉坐著肩輿,盧氏、八娘、十三娘只能用蹄子走去,這對比,嘖嘖,未免也太強烈了些。 頤年殿還是昔年的模樣,這個時令,殿外庭院中滿是各色秋菊,一眼望去姹紫嫣紅,絲毫不遜色牡丹芍藥之艷。 既然是秋日賞菊宴,又是這樣的晴空萬里,太后也沒有呆在殿中,而是將如意寶座挪到了廊下正中,左右簇擁著的卻不是后宮嬪妃,準確說,后宮嬪妃一個都不在,她的粥粥也不在,只有大公主謹言娉婷立于太后近身,其次便是各家宗室親貴、王公夫人了。 文曉荼略失望,只得跟著徐夫人一并上前,向太后請安行禮。 太后并不曉得自己兒子到底看中了誰,皇帝只說是相中了一位溫家姑娘,并請她舉辦賞菊秋宴。太后見到昌國公夫人上來請安,而且還帶了三個年輕姑娘, 不由更加好奇,到底是哪個一個? “平身吧!”太后其實很欣慰皇帝終于肯納新人入宮了, 便打量著徐氏身后的幾個丫頭, “這幾個孩子是……” 徐夫人溫恭含笑, 先拉著文曉荼的手介紹道:“稟太后,這是臣婦的女兒, 行十二,喚做如初。” 文曉荼端端正正又福福身子,不疾不徐道:“臣女給太后請安, 愿太后康壽長樂。” 太后細細端詳了眼前的溫十二娘,不由笑了:“很是端莊。”——模樣不錯,儀態更好。 “那兩個丫頭呢?”太后又看向后頭兩個衣著鮮麗的女子。 徐夫人正要稟報,小盧氏夫人便迫不及待拉著自己的女兒的手上前道:“回太后,臣婦是延恩伯夫人盧氏, 這是臣婦親生的女兒八娘, 喚做如玉。” 太后一愣, 哀家記得皇帝特特說了, 今年不必太多人入宮, 直叫侯夫人以上、二品誥命以上攜帶女眷入宮赴宴即可,哀家記得,這延恩伯夫人是三品誥命吧? 但畢竟這是溫家, 皇帝厚待溫家,太后也得給幾分面子,便點了點頭, 打量了一眼那個叫如玉的姑娘,雖然叫“如玉”, 這容顏卻并非如花似玉, 略遜色了些,“八娘?哀家記得,昌國公府的九娘不是前兩年都嫁人了嗎?” 小盧氏夫人一時間臉色大為尷尬。 太后看向溫如玉:“你多大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