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所以最終評選委員會決定,今年的最佳新秀兩人并列獲選。” 斯特恩在電視中,解釋了一番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破天荒的情況。 李勛喜笑顏開,這無疑是他最希望見到的場景,自己賺了,羅斯也沒虧。 接下來年度最佳第六人,被小牛的特里給拿走了。 年度進步最快獎則是被步行者大當家格蘭杰給拿到了手。 隨著獎項一個接著一個揭曉,常規賽含金量最高的兩個榮譽壓軸出場。 先是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霍華德順利將這個獎項收入囊中,他今年的防守數據和進階防守數據,也確實是實至名歸。 不過李勛在dpoy的評選中,竟然也拿到了不錯的得票率。 霍華德是50.65%的得票率,李勛則是13.83%。 看著差距好像非常大,其實李勛已經是得票榜第二名了。 也就是說,在這幫美國和加拿大評委的眼中,李勛是本年度防守第二好的球員。 現在問題就來了。 李勛的防守陣容是二陣。 至少前面一陣中跟他同位置的詹姆斯和加內特,防守比他好。 但是在dpoy評選中,李勛又能力壓詹姆斯和加內特。 看著好像完全說不通。 其實李勛這還算是好的了,有更說不通的。 比如未來的馬克-加索爾,明明拿到了dpoy,結果卻沒能入選防守一陣。 關鍵這種事情發生的還不是一次兩次。 究其原因,就是評選防守陣容和dpoy的是兩撥人。 防守陣容是由教練以及助教們評選的。 而dpoy則是由媒體評選。 教練們當然要比媒體更專業,他們更多是從進階數據方面來選擇防守陣容。 而媒體更多的是印象流,李勛蓋帽超多,如果不是場次因素,他可能都能力壓霍華德拿下dpoy。 像今年這種霍華德50%對排名第二的李勛13%的得票率,看著差距懸殊,其實已經算是比較正常的差距。 幾乎每年的dpoy評選大體都是這樣一個得票率。 唯一比較特殊的是02年的評選,當年大本拿到了96.67%的得票率。 這也是nba歷史唯一一個得票率過80%的dpoy,含金量可想而知。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