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四章 羽絨服與火炕-《耕耘貞觀》


    第(1/3)頁

    到了第二天,便讓人以越王府的名義去發布告示,招募流民建設學府。

    實際上,流民們盤踞在長安這么久,那些能作為勞力的精壯,大多數都被已經被大小的世家豪門給搜刮走了。

    剩下來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些老弱病殘或者拖家帶口的一大家子。

    世家豪門要得是他們立刻成為勞動力,而不是要白白的養活著他們一群人。

    所以其中縱然有的人是精壯,但舍不下家人,卻也不愿意去了豪門做奴仆或者佃戶。

    事實上,就算李泰也不是什么人都收,比如哪怕老人,但只要沒帶孩子的,自己就不收。

    反倒是一些拖家帶口有孩子,李泰倒很樂意收下他們。

    畢竟,這些人還逃災中還能帶著孩子,本身就是有著一定倫理道德。

    相反那些真什么東西都沒有,只自己孑然一身的人,真用起來還真不敢保證他們的心思。

    這些勞力來后,李泰負責規劃,馬周負責執行,開始在高陵區域一邊建設房屋,一邊組織人手開墾,盡可能把冬小麥給種植下來。

    開墾出來的田地自然是屬于農業學府的,但這些田畝種植出來的糧食頭跟他們五五分,且由農業學府承擔他們的徭役。

    以后他們若落戶農業學府,那學府就可以租田給他們,換句話說,這些流民成為了農業學府的佃戶。

    李泰懷著反正封建時代都會陷入土地兼并這個無可避免怪圈,那與其等其他世家去兼并農民土地,還不如讓自己來兼并好了。

    如果自己成功奪嫡,到時再想辦法解決,如果自己撲街了,反正也跳不出歷史周期律,那老子就當養個怪物好了。

    而對流民們來說,這里絕大多數人都是老弱病殘,好不容易有個愿意收養自己等人,而且條件對他們來說也是能接受,畢竟這五五開的糧食是他們的純粹收入。

    徭役都被農業學府給承包了,那這買賣,說實話,他們還是很能接受的。

    最重要的是,李泰管飯管住,對身為流民的他們來說,真的太久沒吃飽過了。

    他們也想活下來,想活過這個冬天,好不容易有了落腳處,他們自然就過來。

    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甚至偶爾會有雞蛋跟雞肉,這些流民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

    看在農業學府至少給他們吃飽飯的份上,他們也愿意為農業學府去開墾土地。

    說實話,第一年開墾出來的土地,本來應該要先種上一批豆子,然后再種一年粟米。

    慢慢讓這開墾出來的田地成為熟田后再種植小麥,否則直接種植冬小麥不但產量低,而且容易結出空谷粒,所以直接種小麥就安排上來說,真的非常不合理。

    所以正常來說,開荒頭三年基本都是需要虧本的。

    這也是很多地主不樂于進行開墾的原因,他們更喜歡通過手中的權利或者財富,直接收購已經成熟的優質田畝。

    這樣效率更高,畢竟在任何年代按照規則賺錢,終究是最神力的。

    但李泰明白,如果不趁秋天把冬小麥種植下來,那這時節豆子與粟米都種植不了。

    這樣開墾出來的田地就要荒廢上半年怕又要長草了,這樣多虧啊!

    所以李泰哪怕知道,明年冬小麥肯定歉收,但也只能繼續去推行,能收一點是一點。

    而在李泰規劃好開墾田畝、新修水利之類的計劃,馬周這個未來名相,也開始展現出非凡調度能力,處理起李泰的計劃來,也都能進行有效調整。

    除了馬周自身的非凡才能以外,李泰每次的計劃也都是以現有資金為基礎進行制定的,而不是空空畫個圓,然后讓馬周無中生有。

    這就讓馬周執行起計劃來,非常游刃有余了。

    流民的搭建茅草房,購置足夠的食物,換取開墾的工具以及耕牛……一件件事都讓馬周有條不紊的安排起來,甚至馬周本人偶爾還能抽空喝點小酒,美滋滋的看著在自己手下一點點建立起來的新城市。

    有了馬周在全權管理農業學府,這讓李泰并沒在開墾事情上太過投入太多的心思。

    這時候,李泰能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其他更多地方,比如說賺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紫金县| 苗栗市| 思茅市| 泾阳县| 五华县| 方城县| 铜陵市| 德化县| 桓仁| 太保市| 湟中县| 晋州市| 巴塘县| 五指山市| 全州县| 泉州市| 陇川县| 利川市| 彰化市| 白银市| 新宁县| 敖汉旗| 西安市| 泗阳县| 叶城县| 华安县| 云南省| 社会| 政和县| 郴州市| 金川县| 台南县| 杭锦后旗| 绥阳县| 剑川县| 黔东| 栾城县| 诏安县| 方正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