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湯鍋精靈只有一只,連重復(fù)收納的機會都不給。 “時間太長了,還要想辦法多弄一些才行!” “這些絕版食材就這點麻煩,復(fù)制周期縮短起來太難了。” 不過進了珍藏殿,就代表永久性的留下了種子,在也不用擔(dān)心滅絕的風(fēng)險。 換個角度講,張偉也是動植物保護的急先鋒。 取出五口平底鍋,均勻的倒入熱油。 “先放入蔥花,生姜,八角……” “再將料酒去腥過得鯽魚放入其中香煎,三成熟就好。” “硬骨魚類在經(jīng)過煎炸后,骨骼中的鈣質(zhì)極容易滲透出來,魚肉經(jīng)過燉煮也會出現(xiàn)奶白色。” “銳水池鯽魚的活性鈣含量極高,絕對是熬制奶湯的佳品。” 奶湯的精髓就是,一滴奶都沒有,卻讓湯品呈現(xiàn)出和牛奶一樣的色澤。 蔥姜、白菜、豆腐、鯽魚、烏雞、鴨架、牛肚、豬骨、驢膠…… 這是制作奶湯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能將湯品熬成奶白色的原材料其實很多,但張偉更多的要考慮兼容性,所以每次選材都要慎而又慎! “驢皮熬膠需要注意火候,不可有焦糊之感!” 驢皮這種東西并不珍貴,莫渡隨隨便便就收集了幾百張。 將這些驢皮燙掉毛,用銳刀切塊切條,分上千口鍋同時熬煮。 驢膠加入紅棗、枸杞、紅糖等物后,就是大名鼎鼎的阿膠! 其中以膠州的為最出名,乃是補氣補血的佳品。 不過傳統(tǒng)的熬制手法要將驢膠熬至焦黃色,味道更是略苦…… 所以說,阿膠既不是藥品,也不是美食,更像是一種很古老的保健品。 “白瞎這個老招牌了。” “那群賣保健品的,跟傳銷也沒什么區(qū)別了。” “喪天良的,騙老頭棺材本……” 清膠似水,等待溫度降低后就會凝固。 但重復(fù)加熱就會破壞口味,張偉取出大概三十斤,剩下的都存入到右偏殿。 之后是用豬骨、烏雞、鴨架吊的頭湯。 湯水上,還漂浮著油脂。 奶湯的另一個關(guān)鍵點就是,決不能用植物油! 豬油、牛油等動物油脂因為脂酸的原因,都是奶白色的。 奶白色的湯水上,漂浮著幾滴金黃色的植物油,怎么看都是毀了這頂級的作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