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晉王反對禪讓,說父皇健在,敢言太子繼位者,視為叛逆,必誅九族。”傳播于市井之中的這句話,像一顆炸彈爆炸一般震撼著每個京城太子黨人的心,更成為京城百姓茶余飯后最主要的談資,攪得人心惶惶。原本認(rèn)為太子受禪登基乃是板上釘釘之事,太子黨人皆興奮不已,誰想盡有這種傳聞聲起?這讓眾多太子黨人自覺不敢在多議此事了。 “越公,這可如何是好?傳言是真是假?”太子府宦官姬威為這傳聞經(jīng)得太子楊勇同意后,專程前來越王府詢問楊素。 “哼!京城之中誰敢妄議朝政?此傳言定是晉王屬下放出的。”楊素毫不懷疑這個傳言的出處,因為這就是晉王楊廣現(xiàn)在的態(tài)度。 “若是晉王指使人所為,又當(dāng)如何呢?越公你可要給太子殿下拿個主意啊!”姬威尖細(xì)的嗓音叫道。 “姬公公且請回府,讓太子不要理會傳言,一切需等陛下決斷。” “好!本公這就回府告知太子。”姬威說完,一轉(zhuǎn)身一搖一擺的走了。 “越公,此必是張恒那廝替晉王傳言,其目的無非是對我等施壓,讓我等不可在陛下面前提及禪讓之事。”右丞相韓洪說道。 “嗯!太子能否受禪登基還只得等陛下決斷了,我等確是不好主動提及。明日老夫便進(jìn)宮當(dāng)面問問陛下。通知各位大人,禪讓一事乃皇家之事,不宜過份私議,以免被晉王抓住我等的短處。” “遵命。”韓洪答應(yīng)一聲,便出府去了。 太子府。 太子楊勇正為傳聞之事煩惱著。 總算等到了心腹宦官姬威從越王府回來,忙迎上去問道:“姬公公,皇叔那邊如何說?” “殿下,越公判定坊間傳聞乃是晉王手下放出的,這正是晉王楊廣的態(tài)度,這就好理解為何他未曾返京了。” “哦?果然如此!皇弟是這個態(tài)度,倒讓本太子為難了,左右都不是。唉!”楊勇有些氣餒的嘆息道。按他的本意是希望兄弟能看在父皇主動行禪讓之禮下,給父皇面子,至少能無奈默認(rèn),現(xiàn)在竟是極力反對。這種傳聞被父皇聽到后,父皇極有可能取消禪讓一說,這讓楊勇心有不甘。 “明日,越公會進(jìn)宮面見陛下商議此事,殿下不必?zé)溃业仍焦ⅰ!? “唉!也罷,愁也無用,明日本太子也進(jìn)宮一趟問問母后的態(tài)度。” 皇宮文和殿。 因為自己次子的反對,文皇對禪讓一事也變得優(yōu)柔寡斷起來,越想越拿不定主意。于是便讓元巖出宮把左丞相高熲傳進(jìn)宮來商議,文皇知道這高熲是不偏不向的中立之人,想聽聽他的看法。 “高愛卿,昨日晉王派心腹臣子張恒帶書回京給朕,朕看后才知我兒晉王極力反對皇位禪讓。晉王在外勢大,若是朕不采納其意見的話,使性子鬧將起來,不僅會讓朝堂不安,也怕太子這皇位也是坐不穩(wěn)的,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陛下,如今晉王在外因開渠引得中原諸藩鎮(zhèn)不滿,恐將有變,以老臣看,不若暫緩禪讓,待晉王將渠修通,中原叛亂平復(fù)之后,屆時再看情況決定。如若陛下身體康復(fù)了,便不必再提此事。若是仍然不能理政,那時再行禪讓不遲,不必急于一時。” “嗯!也罷,在晉王平復(fù)開渠惹來的大亂之前,朕就不給他添亂了。若是因禪讓而惹得朝廷也亂將起來,那時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亂了。”文皇聽了高熲的提議后,想了想覺得眼下也只有這樣,先將此事擱置起來,看看再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