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下山送別眾將時,楊二又對盧照鄰等眾人說道:“諸位去了江淮,今后便是本王滅南陳的主力軍之一,你等大軍所需糧草軍械等今后便又臨近的東萊郡王博那里通過海路補給,山陽城之重還因其處于淮水出海口位置,易于我東萊海上大船停泊。不妨再透露給諸位一點,明年夏末本王計劃開掘板渚至山陽一段的運河河槽,打通黃、淮兩水路。因此,山陽不能有失!” “啊?竟不想坊間傳言竟是真的?”伍保聽了不禁大失口叫道。 “伍保將軍有何話講?”楊二覺得伍保話中有話,不禁問道,眾人也看向身后的伍保。 伍保頓時大囧,趕忙上前回道:“主公,末將還在洛口城為將時,便時常聽得來往濟南洛陽的行商在傳,說主公開廣通渠受益匪淺,日進萬金,因此又獨家開永濟渠,開渠有癮了。永濟渠通后,便會在黃河之南開渠。末將以為皆屬謠言,不想傳言盡是真的。” “呵呵呵呵!看來天下有識之士多矣!竟能看穿本王開渠之本意。不錯!一條永濟渠便能帶動冀州、涿州和遼東等北地的發展。然淮南、江南仍屬偏避之地,究其原因無非是道路不通,河運不暢之故。若是聯通黃淮兩江,便可使江淮大地富庶,人口亦能增長。如在聯通淮水和揚子江,則山陽上船即可到江都,江都再到余杭渠通,則我朝南北以一渠之水全部打通,那時本王會給天下百姓帶來一個富庶繁榮的江南,待到將來誰還敢說江南是百越不毛之地?到那時,天下百姓當盡享太平安逸的生活,大隋方能長久。本王此番言論你等盡可傳諸天下,讓更多的有識之士理解本王之用心,莫受到傳言蠱惑。”楊二不以為然的對眾將交底道。 “主公,放心。下官自有辦法讓天下人,特別是讀書人知道并理解主公之用心,以塞小人之口。”盧照鄰趕忙回答道。 “好!今日本王就送眾將到此了,望諸公精誠團結,江淮可是好大一片天地呀!”看看已經出了瓦崗城門了,楊二便在此和眾將道別。 “主公,末將和老左去江淮之后,主公身邊便少了護衛之將了,望主公保重,但有所需只一封書信,某與老左必回。”來護兒見分別在即,忙上前拉住楊二的手說道。 “此番前去江淮,文可托盧照鄰先生,武便是你來護兒和老左兩人了,那杜伏威雖是本王屬下,但本王對其了解不多,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啊!一切還需小心為是,本王這里少了你和老左卻有二羅在側,足可無虞。”楊二把來護兒拉到一邊小聲對其說道。 “主公放心,此去末將定會好生看視那杜伏威等,末將這就去了。”說罷,拱手一禮后,轉身上馬。一旁的左天成已經在馬上等待了。 楊二又將盧照鄰拉過一邊,解下隨身佩戴的寶劍,雙手捧起,對盧照鄰也是對眾將說道:“今日,本王這把劍便交于盧先生,眾將聽真:南下晉軍及江淮軍皆以盧照鄰先生為帥,軍中若有不服者,不必來報,當以此劍行先斬后奏之事。” 盧照鄰聽了大驚,連忙雙膝下跪,雙手高舉從楊二手中接過佩劍,厲聲說道:“臣盧照鄰等蒙主厚恩,必衷主事,定能與亂世之中為吾主開疆擴土誅殺屑小之徒。”說罷,起身又復一禮后,轉身上馬,招呼身邊眾將飛奔而去。 楊二在城門口一直目送著眾將遠去,直到看不見了,都還癡癡的看著遠方一動不動。仲堅見了,忙上前小聲提醒道:“世兄,盧大人遠去了,回山吧!” “噢!回山。” 回到峰頂居所,憑欄遠眺。夕陽下遠處一條閃亮的銀帶格外引人注目,那里就是正在逐漸解封中的黃河。更遠處目光所及的全是一片廣闊的雪白,一切都是那么寧靜。 楊二似乎看到了正在永濟渠開掘現場的場景,看到了這處正在埋頭苦干的心中又充滿對明天渴望的一個個民夫;看到了正在給丈夫送水的淳樸民婦;甚至看到了他們身邊睜著一雙大眼睛,凍得紅撲撲臉的天真孩童;看到了李春正在招呼著工匠們在給一座拱橋搭建最后一塊石板;看到了李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也可能這里便是大隋天下唯一充滿勃勃生機和希望的地方。 思緒回到現實,一個月后便是初春時節。楊二知道隨著自己的南下大軍開拔,積極備戰中的中原諸門閥們鷙伏一冬后便要舉事了,屆時當是一個怎樣的中原大戰啊!書中記載的36家反王,72路煙塵真的會提前出現嗎?自己可還未登基更沒有大建東都和北伐高麗啊!當然,征用數十萬甚至可能超過百萬民夫開渠這事上卻是提前了至少10年,這難道真的就動了大隋的筋骨,傷了元氣了嗎?楊二不信,自己手上的百萬將士更加不信! 楊二想到此節,心中豪氣頓生。猛然間一首辛棄疾的詞浮現在腦海,頗有氣勢,不由隨口念出: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本卷畢,且看下卷! 下卷預告:鏖戰中原平諸藩,四路出擊滅南陳。兄讓弟楊廣登基,五水通謀略江南。九州同勵精圖治,邊海貿八方來朝。。。。。。洋洋灑灑精彩數百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