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侯將軍此來本王必有重用,現在我等就在云召將軍營中,他這里正缺一員副將,就委屈侯將軍在云召將軍麾下為中校將官可好?” “謝過主公!侯某能在冠軍侯麾下為將正和心愿,呵呵!”侯君達開心的大笑道。 來伍云召中軍大帳的出了盧照鄰一個文官外均為武將。 楊二讓大家都坐了,然后收住笑容嚴肅的說道:“諸位,今日在帥府未封各位事出有因。本王昨日接到山東軍情處千戶李大人的密信,信中言九省綠林豪杰現占據了魯郡任城,并以任城為國都,國號魯,起事造反。現已攻克了魯郡各州縣,賊勢巨大。不過,他等原先所占的瑯琊郡費城、蒙陰和沂南卻被江淮杜伏威趁虛奪了去。那杜伏威原本便是本王之人,如今他那里占著偌大地盤,但缺兵少將。本王意派盧照鄰先生為南下晉軍行軍司馬,薛萬徹將軍為領軍主將,來護兒、左天成和伍保將軍為副將,領本部人馬共計5萬,以接防東海郡為名穿越濟南唐壁的屬地,到東海郡后再南下入瑯琊郡協助杜伏威等控制山陽、徐州、泗州、宿州等幾處大城。本王已去書東萊王博,你等到東海高密城后,他那里還有5萬精兵歸你等指揮。” “主公,下官等愿為主公開疆守土。”盧照鄰帶著眾將答道。 “此事也不急于一時,可在一個月后,開春天氣漸暖時再行。這段時間當對南下晉軍進行各種物資火器補充。你等這10萬人馬匯同杜伏威原有10萬人馬,今后將作為平定中原亂局以及掃滅南陳的一股重要力量。盧先生此去當掌控大局,審時度勢與本王此處河北之軍配合為宜。”楊二對盧照鄰語重心長的囑咐著。 “請主公放心,下官知道怎么作了。”盧照鄰答道。 說完正事后,楊二一行便到軍中探望伍云召手下的這支白馬義從老兵們,軍中頓時轟動起來,每一個白馬義從營將士紛紛擁擠上前,以近身親眼見到楊二這位晉軍之神為榮。最后在軍中食堂與將士們共進晚餐之后,楊二一行才回轉到黎陽城帥府歇息。 魯國,任城。 單雄信正在帥府和徐茂公、魏征、秦瓊、王伯當等人討論著時局,不時發出一聲聲的怒吼。 “好個膽大包天的杜伏威啊!竟然趁我瑯琊三城兵少空虛搶占了去,同為起身江湖之人,不去洗劫濟南唐壁地盤,卻對同道下手。” “大王,叔寶兄在費城時就曾與杜伏威交戰過,此人狡猾異常。叔寶駐守費城前,此城就為瑯琊豪強徐元朗和杜伏威一伙占據,因敵不過叔寶才不得已棄城奔往山林藏匿,其實久窺費城矣!今叔寶不在,他豈有不奪費城之理?”徐茂公搖著羽扇小聲寬解這盛怒的單雄信。 “唉!若是小弟仍舊鎮守費城,杜伏威必不敢來犯。”秦瓊拍著大腿無限惋惜的說道。 “大王,以小弟看,今日我等既已有了這魯國全境,大小城池十余座。那瑯琊郡三城地處偏遠之地,百姓也少,籌糧不濟,已形同雞肋般,失則失矣!我等兄弟只需把現有之地經營好便足矣!再說,就算那三城仍為我魯國所有,濟南唐壁豈能善罷甘休,今冬不來攻我,來年開春也必派兵來攻。那時,我三城仍實難守住,就此棄與那杜伏威,來年他也可助我魯國牽制唐壁大軍,對我魯國亦屬有利。”王伯當起身說著。徐茂公和魏征聽了不由得點頭稱是。單雄信等武將聽了也讓心火慢慢平復下來。 “伯當說的不錯,我魯國現兵不多,糧不足,守住現有城池尚顯吃力,在據有瑯琊三城卻是力不從心。貧道以為大王不如賣他個人情,借此時機交好杜伏威,來年初春也好共同抵御唐壁南下之兵。” “嗯!就依軍師之言罷!”單雄信經二人開導,逐漸平靜下來,無奈的接受了現實。 “道長軍師,距離開春不足兩月時間了,我等當盡快擴兵籌糧以作唐壁來犯準備,不知軍師有何妙策?”秦瓊不愧是作過鎮守一方的大將,早已看出自身現有不足,不禁急問。單雄信等人也都看向徐茂公和魏征兩位軍師。 “如今,本國百姓存糧有限,不可強征激起民變,反而應設法收買民心,鼓勵從軍。糧草一事,貧道看只能向周邊王世充、沈法興、劉武周等門閥借了。”徐茂公輕聲說著。 “嗨!軍師哥哥,這幾處都在抓緊時機擴充武備,豈能借糧給我,難道哥哥說的是到他等幾處地界去搶糧不成?”程咬金大聲說道,顯然他理解的借糧就是讓兄弟們作回本行去幾處門閥地界去搶糧了。 “咬金莫急,聽貧道慢慢道來。如今晉王楊廣開渠已經動了各門閥利益,據說明年還將開通往洛陽的新渠,也有消息說楊廣欲將黃河與淮水聯通,種種傳言不知真假,但卻讓諸藩鎮門閥如坐針氈,都在聯合反晉勢力以便對抗楊廣勢力趁開渠南下。我魯國正可趁此機會行那合縱連橫之策,廣交門閥為友。若是能交好洛陽王世充和豫州沈法興這兩股門閥便能解我魯國缺糧之困。” “道長軍師此計甚好!秦某佩服。但不知可派那位兄弟去這兩處作說客?我等上陣搏殺尚可,但卻口拙,去不得。”秦瓊答道。 “如今,本王這里只有請兩位道長走這一趟了,請勿推辭。”單雄信也跟著秦瓊說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