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81章 白馬十日奔千里 王宣外出尋強援-《隋風烈》


    第(2/3)頁

    在太陽落山前,伍云召這5000官兵終于翻越了太行山北麓來到了一條山澗小河邊。

    累了一天了,眼看就要天黑,伍云召叫過凌敬商量道:“先生,過了此山便是一個平原谷地,弟兄們都乏了加上天色將黑,不如就在此地宿營,明日在早些趕路。”

    “將軍,這個季節(jié)雨水多,若要在此扎營休息,可讓大家在高處扎營。若是夜晚天降大雨,必引發(fā)山洪,地處扎營必被山洪沖走。”凌敬提醒這伍云召。伍云召聽了連連點頭,于是吩咐身后親隨中軍小校去傳令扎營。

    眾將士聽到就地扎營的口令后都歡喜不已。各自先將馬牽到澗水處,人馬不分各自先狂飲一通清涼的山澗水。更有甚者在那澗水寬闊處脫光了衣衫跳入河中洗浴打鬧。一時間,數(shù)里長的澗水中全是光溜溜的將士,這里全不分軍職高低,都在盡情歡笑著,一洗一路風塵和疲憊。直到太陽下山后,將士們才紛紛出水遷往澗水兩側高地搭設帳篷,生火做飯。抬眼望去,山澗兩側沿途都是星星點點的篝火閃耀著。

    伍云召沒有像將士們那樣去水中洗浴,而是由親隨護兵打來澗水就在坡上擦洗了一番,隨后來到自己帳中與等候在此的凌敬商議。

    “將軍,明日進入平原谷地行軍,速度必須要加快些,爭取用兩日時間通過這片谷地抵達陰山南坡。再派出500精銳趁夜上山查看烏拉山口那處要隘情況,若是本官沒記錯的話,原本隘口是有我大隋官軍小隊駐守的,也搭有烽火臺。只是,去冬嚴寒之后,不知這里還有無官兵守候,多半是棄了的。當然,也有可能已被突厥兵先占了。”凌敬攤開地圖已經(jīng)看了好一會兒了,見伍云召休整好進入大帳便對他說道。

    “先生所言極是,此烏拉山隘口極為重要,明日可先派出伺候探馬先行前去查看。若是,被突厥兵把守住了,也好早些變換道路繞過。”伍云召指著地圖,比劃著手勢說道。

    “將軍差矣!從我這里去往大漠草原突厥人之地僅此一條路。若是被突厥大軍占了,我等就只能原路回返,主公此計便壞了。”凌敬也是拿不準陰山烏拉山口是否有兵駐守。百年來這里從來不是突厥騎兵進出中原的地方,以至于山北小路都荒廢了,難尋蹤跡。以前只有小股守兵憑險據(jù)守,但久不見有戰(zhàn)事,估計烏拉山口應該荒棄了。

    “先生不用擔心,不管那里有無突厥人,我等既已到此便無返回之理,破關之事便不由先生操心了,云召只有分寸。”伍云召現(xiàn)在才知道只有烏拉山口這一條進入北方大漠的通路,心里也暗下決心,不管如何也要通過這烏拉山口。

    “好,將軍既如此說,你我就拼上一回。今日已晚,將軍也早些休息下官告辭。”說完,凌敬便出了伍云召大帳,帶著4、5個隨從去軍營中巡查去了。

    山中的夜晚倒也清凈,幸運的是晚間并未下雨。將士們都休息的很好,一大早便都整頓好馬匹行囊,匆匆用過單兵干糧后準備下山了。

    這時距離出發(fā)地河間到此處已過了近十日,行程也達到了1000余里,還大多是山路。后軍1萬5千人和數(shù)萬馬匹距離前軍差了有兩日的路程。

    五原城。

    就在伍云召走出太行山北麓時,五原城中的氣氛已是非常緊張了,這里每日都有數(shù)萬百姓通過五原地區(qū)南下渡河往京城方向逃難。后方的黃河渡口也是更加繁忙,隨著突厥大軍的逐漸逼近,渡口也越發(fā)變得混亂。

    “估計今后兩天這里的難民就會少了,劉方。”渡口北岸一高處,長孫晟正帶著手下三員副將在這里查看南渡難民情況。因為難民人數(shù)眾多,長孫晟已經(jīng)從南岸調集了百多艘渡船用于運送難民過河。今天這里的難民雖然顯得更加混亂無章,但與往日比難民人數(shù)已經(jīng)明顯少了很多了。

    “大帥,劉方在。”身后的副將劉方見叫,便上前答道。

    “劉方,今日你便守在這里,兩日之后不管北岸還有沒有難民,這里的渡船也要全部遣去南岸,不留一艘在這北岸碼頭。”長孫晟厲聲命令道,顯然這是破釜沉舟之計,不給自己留后退之路。

    “大帥放心,末將就是將船沉了也不留一艘給突厥蠻子。”劉方跟隨長孫晟時間很久,是長孫晟從小兵一手提拔起來的大將,早知道自己主官的心思。同時,自己也堅定了跟隨主將誓死抵抗外敵的決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固原市| 乌兰察布市| 江北区| 佛山市| 伊宁市| 比如县| 荥经县| 治县。| 元江| 孝义市| 黄大仙区| 射阳县| 南宫市| 哈巴河县| 墨竹工卡县| 麻栗坡县| 凤山县| 光泽县| 蓝田县| 洪泽县| 信宜市| 汉沽区| 错那县| 宜川县| 集安市| 偃师市| 灵寿县| 泌阳县| 青龙| 涞源县| 永顺县| 汽车| 吉林省| 沛县| 谷城县| 富宁县| 丹阳市| 顺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