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在這兒等著你回來,等著你回來看那桃花開。我在這兒等著你回來等著你回來,把那花兒采,啦啦啦啦啦啦。。。。。”路過一片桃花山,見到滿山桃花盛開,楊二不禁有感而歌。一段歡快的歌謠頓時惹得隨行眾人高聲叫好。車內的阿貝伊更是兩眼冒著崇拜的星星,扭著楊二的胳膊要學。出塵倒是見慣不驚,一臉的云淡風輕狀。 馬上就要到濟南了,楊二心中歡喜無比。在后世楊二都未曾去過濟南,只知道這里是著名的泉城,只是不知這個時代是否充分開發泉水資源,心中好奇無比,吶喊著:趵突泉,我來了!至于趵突泉在哪里楊二心中并不知。 就要到濟南王唐壁的屬地了,這廝可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的,標準的小人。自己一行還必須低調,必須伴作普通人,與世無爭的那種普通人才行。 “世兄,濟南軍情處千戶李太智大人在前方等候。”歡快的心情突然被仲堅的聲音打斷了,楊二略一沉吟,便道:“車仗停下,讓李大人過來說話。” 自上次與楊二一見后,李太智便趕回了濟南,因為這段時間濟南發生的事情太多,且河東軍情處總部劉文靜和宇文化及兩位老大的書函近期送到濟南軍情處較多,李太智耽擱不得。原本李太智身揣兩份密函準備親往濟州府面呈晉王的,但打探到晉王千歲的車駕已經前往濟南方向了,便帶著隨從在這官道上等待。 “主公,下官這里有京城太傅大人的手書和指揮使劉大人的密函。”說罷,連忙將手中文件遞入楊二車上,阿貝伊接過后趕忙交于楊二。 車仗隨即又開始緩慢啟動,李太智便騎馬跟隨車旁,隨時等待吩咐。 楊二先是將京城留守宇文述太傅的書信打開,仔細看了一遍,邊看邊在心里竊笑著。果然,京城太子黨欲拿自己開掘廣通渠一事說事兒只是沒想到自己棋高一著,早早想到了。太傅宇文述在朝堂上的一番高論也是楊二早就在書信中告知過宇文述的,就為防范太子黨挑事兒。如今看來,朝廷那邊已然沒有了阻力,就看李春和麻叔謀二人的開渠進度了。 接著,楊二拆開軍情處劉文靜的密函觀看,看罷心中一沉。這封密函是匯報冀州河間府樂壽人竇建德逐漸作大的情報,竇建德此人不可小看了,原本起身于草根,拿后世的話講就是白手起家創業的。 “李大人,這河間府竇建德的情況你知道多少?”楊二放下手中密函,拿起紙扇看向車窗外的李太智輕聲問道。 “主公,這濟南府距河間不遠,他那里情況下官也是略有所知的,這竇建德乃是東漢大司空竇融后代,遼東宣王竇拓玄孫。到他祖父輩時便家道中落了,現今務農為生,但此人重信然諾崇尚豪俠,為鄉里敬重出任里長。因其善為鄉親百姓出頭,得罪了不少士紳豪族。加上當地官府與士紳勾結,常有迫害與他,便拉起了一只人馬,攻下了河間府城,趕走了府尹。去年秋起,周遭受苦百姓都去投他,至此勢力逐漸擴大。”李太智委婉的將自己知道的有關竇建德的事情向楊二敘說著。 楊二聽了只在車中點頭,這更印證了自己心中了解的竇建德其人。這竇建德可以說是隋末眾多農民起義軍中口碑最好的一個了,他當時是真正代表了農民的利益的,所以才能白手做大,很不簡單。 這竇建德的思想也是和自己較為貼近的一個,這冀州大地并無朝廷冊封的諸侯門閥坐鎮,儼然還是一片無主之地。原本自己在太行山中積蓄力量,目的就是要用太行之兵出擊冀州大地的,不想自己還未得出手來出兵,這里竟先由竇建德占據了好大一塊地盤了。看來自己要加快謀劃了,要趁竇建德的勢力還不夠強大之際出兵占據冀州。 想到這里,楊二對窗外的李太智說道:“李大人,派人到潞州見劉文靜和宇文化及兩位大人,為本王帶一句話過去,讓他二人派出得力之人前往河間府,游說竇建德歸附于本王。先禮后兵,若是他不從,即令太行山金頂寨大總領薛萬徹領太行15萬精兵出擊冀州,掃平河間,迫其歸降。” “是,下官這就派心腹帶話到潞州總部。”李太智聽罷吩咐后急忙馳馬而去。 看來這天下貌似平靜,這不穩定因素實在是太多了,中央對各地方的管轄也徒有虛名而已。這種狀況需要盡快結束才行,既然父皇已經給過指示,讓我見機行事,那就讓本王來把這些藩鎮門閥、地方士族以及綠林豪強來一番清理吧!這后院都不穩,何談南下攻打陳國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