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2章 李淵扣馬圖糧草 唐公中計失百姓-《隋風烈》


    第(2/3)頁

    “嗣昌,本公計議已定,休得再言。”李淵猛地轉過身來,語氣很重的對著柴紹說道。柴紹聽罷只得拱手向后退了幾步,低頭侍立不在說話。

    “唐公,下官認為那晉王所言的遣老弱及婦孺南下河東不失為上策,一則可減輕我晉陽流民眾多無法賑濟之壓力;二則可擇其強壯男丁編為我晉陽民軍,派往北三郡協助駐軍抵御突厥南侵;三則一嗣度過今冬危機便可讓河東晉王放流民回返與留守我晉陽的民壯團聚。”國舅爺竇抗認為強征流民中男丁充作民軍便是為人質,暫時奔往河東逃難的婦孺得了性命后勢必還會回返與自己的丈夫或兒子團聚的。于是,他主張接受晉王的這個建議。

    “嗯----,玄真先生以為如何?”李淵聽了自己國舅的建議后,一時間也覺得可以采納,但他還是想聽聽自己第一謀臣尚書令右仆射裴寂的意見。

    裴寂見李淵問到了自己,略作思索后,上前一步說道:“唐公,那晉王殿下在河東和京師所作為,下官多有留意,此子可謂胸懷大志,所作諸事都一心為民,頗有其父當今文皇帝之風采。其在河東施行土地新法,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使得百姓人人有其地,夏秋兩季糧食皆得豐收,氣象不同他處。又聽得在那潞州建有河洛倉,囤積糧食數百萬石,收留我晉陽南下難民并無壓力。國舅爺所言雖可行,但我晉陽百姓入河東后,若被分散開來安置,則不利于明年開春后統一返回,唐公可派遣適當的官吏對暫時南下避難百姓進行管理,不可使其被打散開來。”

    “嗯,玄真所言極是。本王這就書信與那晉王,言明此事,免其無端扣留我晉陽百姓。”李淵覺得還是裴寂遠見卓識,思慮的周全。

    “唐公,我晉陽雖然糧食欠收,存糧不多,但多年來積攢的鐵錠確多。如今我唐軍兵甲等軍備物資庫中多有囤積,數年來都無需再造。可調出部分鐵錠與河東晉王多換取過冬糧食,也可讓其善待我南下避難百姓。”內史令竇威上前說道。

    “嗯,文蔚此計甚妙!我晉陽幾處鐵礦每年所出鐵錠已然有過剩之虞,就在此時取出部分,換取河東糧食,正所謂各取所需也!文蔚先生,此事就交由你去辦理,當以換取百石冬糧為宜。”李淵此時心態也逐漸放松了下來,似乎起先困擾自己的難題已經逐步解開了。

    “岳父,拿被扣的馬匹-----”見岳父臉上有了笑模樣,柴紹趕緊又提了一句老話。

    “嗣昌勿憂,糧到本王自然放還河東馬匹。只是,我晉陽軍中也缺戰馬,這個嘛----文蔚先生也可取出多余鐵錠兌換些河東的戰馬,留作我用。”

    “是。”竇威連忙答應了下來,然后回頭看了看柴紹,兩人低頭苦笑不已。柴紹心想,但愿此舉不要激怒了晉王,看來自己還得私信一封給這位表弟,分說下這件事情,希望能得到他的理解,不要作出一拍兩散,收回承諾的過激行為才是。

    果然如柴紹所說,晉王贈與的那50萬石糧草的車隊在第二日午后抵達了晉陽城。柴紹得到消息后親自到城門迎接,此次押送糧食到晉陽的將軍是金甲和童環二將,柴紹自然認得。

    見到柴紹親迎,金甲上前便責問道:“柴公子,你家為何私扣下我河東戰馬?據我河東商隊傳話,此番被扣戰馬多達8千匹,這是何意?”原來,被扣戰馬商隊的鄭家人在急奔河東報信路上正遇到押糧北上的金、童二將,見是自家將軍,便急忙上前將戰馬被扣一事告知。金、童二將聽后大怒,便帶上這鄭家商隊的人,重返晉陽,要他們做個見證,好向這唐公李淵討要馬匹。

    柴紹見問此事,當即面赤。只得將自己岳丈的想法如實告知二人。金、童二將聽后,苦笑不已。想那唐公并非要強占自己的馬匹,只是為了糧食耍了些小心計而已。

    “想不到唐公身為一鎮藩王,竟使得如此心機,也是難為他了。不過,只要條件合適,也不無商量的余地,只是忒小氣了些!”童環氣得不住苦笑。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巴楚县| 海门市| 呈贡县| 蓬安县| 辽中县| 保定市| 德钦县| 南乐县| 宝鸡市| 广饶县| 娱乐| 儋州市| 且末县| 恩平市| 松江区| 台东县| 黄梅县| 新竹县| 古田县| 渝中区| 故城县| 南漳县| 凤翔县| 潼关县| 健康| 衢州市| 岚皋县| 江川县| 买车| 双辽市| 南昌市| 宁津县| 独山县| 富顺县| 大石桥市| 柘城县| 靖安县| 博兴县| 英超|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