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鑄炮法-《1644英雄志》
第(1/3)頁
……
從巡撫衙門出來,尤振武帶著李承芳到南城城頭巡視。
各處城墻之上同樣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到處都是奔走的青壯,磚石沙袋,灰土、糠秕、草屑,木碳火桶、開水桶,沸糞桶,各種防守用具,連續(xù)不斷的搬運上去。
在人力之外,還有吊桿,一干重物,如兩米長的滾木和幾十斤重的擂石,都使用吊桿吊上。
「參見總鎮(zhèn)。」
見到尤振武,負責此段城墻的管屯指揮鐘茂先抱拳行禮。
---《延安府志》:鐘茂先,榆林人,為綏德衛(wèi)管屯指揮。闖賊至,督眾死守。后榆林城墻倒塌,闖軍蜂擁而入,鐘茂先見已經(jīng)擋不住,就退回家中,在每道門的后面,都藏了兵器,又藏了兩把短刀在腰后。闖軍進入鐘茂先家,鐘茂先假裝投降,然后忽然拔刀,連殺數(shù)賊,其他賊逃走。鐘茂先再回到家中,殺妻子而自刎焉。
鐘茂先是劉廷杰的副手。
尤振武點頭還禮:「鐘指揮辛苦,各項準備如何?」
鐘茂先詳細介紹,尤振武一邊走一邊聽。
雖然榆林為九邊重鎮(zhèn),城墻高大堅固,但并非沒有弱點,首先,南城外面缺乏輔助的防御設施,如果能在南城墻外一百步的距離內(nèi),修建三到四座棱堡,各以三百火銃火炮駐守,和城墻形成犄角之勢,相互支援,那就完美了。
但時間來不及,且現(xiàn)在是冬季,修建棱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榆林根本拿不出來。
當然了,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在城外立營,背靠城垣構(gòu)筑防線,挖掘深溝戰(zhàn)壕,憑借堅固的工事和敵人周旋。
歷史上,這種守城之法并不少。
但不適合榆林。
因為闖軍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雙方兵力完全不是一個等級,闖軍又多有火炮,榆林軍的戰(zhàn)力,也遠遠達不到能堅守營地的程度。
所以,就只能用城墻硬抗,外加泥水成冰了。
而城墻一怕對方大炮猛轟,第二就怕挖城。
闖軍尤其擅長挖城。
所謂的挖城,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挖城墻的根基,一個流賊拆一塊磚,慢慢將下面掘空,每間隔一段距離,留一個土柱,然后栓上繩子,讓上萬人去拉,把柱子拉倒了,沒有根基支撐,城墻也就倒了。
第二種方法是在城墻根下挖出大洞,然后將裝滿火藥的壇子,一壇一壇的壘放進去,最后投入火把,點燃火藥,引起大爆炸,轟開城墻。
李自成還為后種方法取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名字,叫「放迸」。
闖軍依靠挖城法,無往不利,攻破了很多堅固的城池,但去年在開封卻是失去了效果,一來開封城墻是在宋代基礎上修建,根基數(shù)丈,幾乎是墻上墻,闖軍不顧死傷,在城下挖了很久,也沒有挖到根基,最后雖然也找來了大批火藥,一壇一壇的壘放進去,但轟然一聲響之后,開封城墻不但沒有炸塌,飛濺的土石,還傷了不少的闖軍。
闖軍人人震驚,以為開封有神靈保佑。
但其實是因為開封城墻厚達數(shù)丈,堅固抗壓,闖軍埋設的火藥太少,根本炸不到里面去,火藥力道反而是向外擊出的原因。
當然了,開封能成功守衛(wèi),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應對得法。
再堅固的城墻,也是經(jīng)不起敵人日夜不停的掏挖的,為了對付闖軍的挖城,一個叫張堅的開封書生發(fā)明了懸樓。
所謂懸樓乃是使用很厚的木板制成,四四方方,就是像是一個臺子,懸掛突出到城墻之外,等于是到了流賊的頭頂,里面的士兵可以直接向下拋打磚石和火藥,痛擊在城墻腳下掏挖的流賊。
這一次大戰(zhàn),闖軍一定會在
榆林故技重施,為了防止闖軍挖城,尤振武已經(jīng)下令打造懸樓。
此外,為了預防闖軍夜間悄摸摸的挖城,榆林城墻外側(cè),還要掛上很多的銅鈴,巡夜士兵一旦聽到銅鈴響,就要立即點燃火把照明并示警,并觀察城外景物,確定敵人是否在挖地道?中文網(wǎng)
當然,更重要的是沿著城墻根,每幾十步就要挖坑埋入一大缸,通過聲音辨別在敵人挖穴的方向。然后做出應對。
南城的防守是重中之重,無論銅鈴還是大缸,南城都是優(yōu)先使用。
晚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贡区|
宜春市|
新晃|
新竹市|
贵州省|
杭州市|
西昌市|
隆子县|
寿阳县|
保定市|
永丰县|
石阡县|
宾川县|
遂平县|
台中县|
昭通市|
金塔县|
军事|
丰镇市|
玉田县|
上高县|
常山县|
五常市|
双峰县|
姚安县|
乐都县|
兴仁县|
陕西省|
丹棱县|
平定县|
西充县|
达尔|
类乌齐县|
习水县|
九龙县|
东辽县|
兴文县|
海安县|
昂仁县|
漳平市|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