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愛卿勿要推言,”曹叡知道司馬懿故作此態,他握著司馬懿的手懇切說道:“西蜀之患,乃我大魏之危,在此國家危亡之際,望卿當以國家為重,當以國家為重也。” “陛下!” 司馬懿原本就是故意推言,此時天子如此推心置腹,他若再次拒絕,就顯得有些不識時務。 “臣——領旨!” 司馬懿接掌伐蜀大都督,隨即節制大魏西路諸軍,其大本營依然設立在宛城,正式開始謀劃伐蜀大計。 …… 數日之后。 益州境內輿論嘩然,大漢都城成都更是流言四起,一時間街頭巷尾那是議論紛紛。 十月九日。 成都皇宮。 興漢宮。 大漢天子劉禪,聽得勸學從事譙周的奏報后,不由得暗自感嘆:“該來的總會是要來的。” 熟知三國歷史的他,怎會不知丞相諸葛亮的為人處世之道。 “此乃曹魏離間之計也。” 劉禪有些無奈的朗聲笑道:“此番曹魏在關中慘遭大敗,必然忌憚我大漢趁勢崛起,故施此謀離間我大漢君臣關系,從而再起大軍圖謀關中。” 劉禪話音剛落,譙周又言道:“陛下,即使是曹魏用間,陛下也需深以察之。” 沒等譙周說完,劉禪其實已經能夠猜到他還想說些什么,無外乎是丞相諸葛亮權勢過大,如今又領大漢主力固守關中,若是其利欲熏心,一旦關閉隴蜀通道,則大漢危矣云云。 “愛卿之慮,朕已悉知;”劉禪一臉和氣的樣子,一點也看不出他有絲毫的緊張模樣,他反而笑道:“丞相實乃大忠大賢之人,決計不能做出此等忤逆之事,朕深信之。” 說完此論,劉禪為了加固他對丞相的信任,旋即又對蔣琬說道:“愛卿可速遣人至長安,告知丞相切勿中了曹魏此等卑劣離間之計,從而貽誤穩定關中之大事,需當時刻提防曹魏來犯。” “諾!” 蔣琬長舒一口氣,心道陛下真乃圣明英主,此時若是君臣生疑,大好的局面或許立時化為泡影。 散朝之后,蔣琬便遣費祎火速趕往長安,去見丞相諸葛亮。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