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解我軍之危不假,”費祎想也沒想直接承認,隨后又笑言道:“大王難道不覺得,這對大王來說,不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嗎?” “哦?”孫權故作疑惑道:“先生此言何意,何來千載難逢的機會?” 費祎自然知道孫權就是裝傻,他笑了笑又說道:“雍涼之地,對于曹魏的重要性,大王必然知道,一旦關中歸于我大漢,曹魏的強勢必然就會減弱。” “我軍現已占據關中要塞,魏主曹叡正起大兵來奪,漢魏兩家此番惡戰必不可免。” “如果大王趁機伐魏,曹魏頓陷首尾難顧之境,若大王用兵神速,荊襄乃至江淮之地,或盡歸大王所有?” “有此天賜良機,大王難道愿意就此輕易放過?” “漢吳兩家本是盟友,我大漢此戰必得雍涼之地,若是大王稍作遲疑,等到關中之戰結束,大王也就再難獲得此等良機。” “大王出兵伐魏,雖說是可以緩解我軍一些壓力,但是我軍在關中牽制魏軍,又豈不是再給大王制造方便?” 話已至此,費祎覺得他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剩下的就只能看孫權自己該怎么去選擇。 反正我大漢此戰就是要奪關中,而且現在已經占據了主動,拿下關中以及整個雍涼之地,也就是時間問題,你東吳要不要奪荊襄江淮,那就是你們東吳的事情了。 孫權沒有回答,他當然知道現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機會。 因為曹魏絕不會輕易放棄關中,關中一旦丟失,也就意味著整個雍涼之地都將會被蜀漢占領。 如果蜀漢占據雍涼益三州,魏蜀吳三家現有的格局也就會發生逆轉,將不再是曹魏一家獨大,轉而變成三家勢均力敵,旗鼓相當。 只是他又在想,他到底是應該趁火打劫誰,才能讓東吳獲取最大的收益。 伐魏? 還是——伐蜀?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