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反對的人覺得,此時的蜀漢不是秦末的漢高祖劉邦,他的對手是項羽,不是現在的曹魏。 而且還有一點。 秦末的關中,經過大秦帝國的不斷發展,那時候的關中無論是人口,還是物產都十分富足。 劉邦拿下關中,就會很快提升他的實力,但是三國時的關中,經過連年的征戰,無論人口還是物產,都十分的薄弱。 蜀軍即便拿下關中,幫助也不會特別大,反而還有可能全軍覆沒,蜀國提前滅亡。 原因很簡單。 諸葛亮領導的蜀軍,基本都是步兵為主,按照魏延的策略,魏延領兵突襲長安,先不說夏侯楙會不會望風而逃。 即使夏侯楙真的逃了。 長安可是一座大城,魏延區區五千士兵,能否守得住長安城。 還有就是曹魏政權的反應。 一旦長安失守,洛陽必然會派兵前來救援,后來歷史證明,曹魏的反應是非常快的。 洛陽距離關中并不遠,快馬加鞭半個月之內,魏軍必到長安。 想要阻擋魏軍進入關中。 魏延就需要派兵去奪潼關,可是魏延只有五千士兵,又要守長安又要分兵去奪潼關。 當然也有人說,魏延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奪長安,而是要去奪潼關。 就算如此,按照魏延的計謀,他讓諸葛亮二十一天,領兵趕到長安或者潼關與他會師。 二十一天,諸葛亮能從隴右帶著數萬大軍,千里奔襲進入關中嗎? 關中的魏軍,難道都是工具人? 他們必然會阻擋諸葛亮。 一旦諸葛亮被魏軍拖住,魏延這邊必將孤軍奮戰,很快就會被魏軍包了餃子,結果就是蜀軍未能奪下關中,反而損失五千精銳,同時損失一員戰將。 當然,就算諸葛亮如約二十一日跑到長安或者潼關城下,但是蜀軍也不能萬事大吉,因為曹魏不可能坐視關中丟失不管,必然會派大軍來救關中。 進入關中的關隘,可不只是只有潼關,還有比如東南方向的武關等,曹魏都是可以派兵進入關中與蜀軍作戰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曹魏有大量的騎兵,一旦諸葛亮率領的蜀軍,在關中平原與魏軍騎兵遭遇,蜀軍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這些討論,劉禪前世可沒少看,反對的人還舉例明末的闖王高迎祥,就曾經走過子午道,結果以失敗告終。 但是劉禪現在穿越而來,他若不想成為歷史那個扶不起的阿斗,他現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破局。 兵出子午道,早在他穿越過來不久他就開始了謀劃,三年前訓練那四十二名禁衛兵,就是為了這一天。 子午道位于秦嶺,道路艱險難走。 所以劉禪對他們的訓練,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爬山,郭衛他們又自發訓練起了攀巖。 后來他們分開去各自訓練士卒的時候,劉禪對他們也特別提到過,爬山訓練這是第一項必練科目。 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提前適應穿越崇山峻嶺,等到日后好完成劉禪的出兵子午道計劃。 現在正是時候。 經過一年的訓練,士兵們早已掌握翻山越嶺的本事,現在諸葛亮已經到了岐山,劉禪自然知道這一次北伐的重要性。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也只有這樣,劉禪的大漢王朝,才有可能翻盤,或者說是破局。 所以,劉禪決定。 兵出子午道——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