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集體婚禮:花山八卦陣地 全花山面是由二十二塊形狀大小的布,在十一根骨架的支撐下,用紫線纏繞而成,在花山邊沿十一根骨架的兩端,分別吊著兩串和花山面相似顏色的串珠。全面呈現淡淡的紫色,面上有許多相對于花山面顏色要深一些,并且凸起的手繡紫色牡丹花,牡丹花上還繡有栩栩如生的紫蝴蝶。再由二十二根短的骨架連接著一根花山柄和長的十一根骨架,即是這把美麗的花山。其中的二、二十二、四十四,均是表示有情人成雙成對的意思,一、十一,則是表示選了成雙成對的人,則要一生一世一心一意一雙人。 水仙拿著花山離開之時,掌柜的還給她送了一句吉祥語“祝你成功”。她沒怎么懂成功什么,只是笑了笑,拉著木天離開了。掌柜的看著兩人親密的背影,意味生長的笑了笑。 兩人找了個客棧住下,水仙很喜歡這里,所以兩人決定在這里呆上一兩日再離開,看看這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次日一早,兩人還沒起床,就聽到外面的熱鬧和嘈雜聲,木天推開窗戶看向外面,天才灰灰亮,每家每戶都張燈結彩,街道上已經有很多男子在行走,想著可能這些就是當地人們的生活習慣,并沒有多想什么。 吃完早飯,陪著水仙外出走走,水仙就看到街上很多女孩都拿著花山,還穿了很漂亮的具有當地特色的衣服。水仙看著那些漂亮的衣服,找了好幾家商鋪,才找到一家賣此種衣服的,水仙在種類繁多,鮮艷,豐富的幾百種中挑選。從總體來看,有當地特色的織、繡、挑、染的手法在里面,每一件衣服并不是用單一的方式,而是運用一種主要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染中帶繡,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地方特色。 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聽掌柜的介紹,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從造型上看,采用特別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 從制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層級關系清晰。 從用色上看,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 從構圖上看,它并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 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 掌柜的特意給水仙介紹了腰間的腰帶,說這個一定要系好,水仙從中選了一件,掌柜的遞給她一根長有二米左右的淡紫色腰帶,還給了她一頂帽子和一些發飾。水仙特意回客棧換了新買的衣服和拿著新買的花山才又出門。 跟著人流走動,緩慢的來到一個平且寬的八卦陣地內,再也挪不動步伐,因為這里的人太多,擁擠的人群你擠我我擠你,只能前后左右的緩慢移動。 是的,此時所舉辦的是當地風俗里最重要的其中一個活動,名為花山節。關于花山節的來源,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在白云深處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有個桃花寨,寨里有個美麗的桃花姑娘。她聰明,勤勞,善良。對年長者如對自己的父母,對朋友如對自己的姐妹。 她身前身后總簇擁一大群人,不少小伙子向姑娘示好。桃花姑娘卻愿嫁給一個忠厚老實,天天只會打獵、種地、吹笙的老憨哥。一天,桃花姑娘被人搶走,憨哥得知,立即取下腰上的彎刀,把面前一棵棕樹砍倒,發誓要找到桃花姑娘,殺死仇人。 鄉親們很同情他,紛紛拿出銀糧贈予老憨哥。于是,他帶上盤纏,彎刀,弓箭和桃花,用他過去獵來的禽毛獸皮縫制的百鳥衣,離開了家鄉。 原來,搶走桃花姑娘的是遠方的一個惡霸。但是不管他怎樣威逼,桃花就是不肯屈從。眼看一年一度的踩花山到來了,街上熱鬧非凡。忽然家人來告訴惡霸,街上來了一名身穿百鳥衣,會吹笙的人,他不僅衣著新奇,而且笙歌動人。惡霸聽了連忙討好地請桃花去聽蘆笙。桃花聽說百鳥衣,知道憨哥來了,頓時喜笑顏開,立即到大街上去看熱鬧。憨哥邊吹笙,邊跳著,突然看到一伙穿著漂亮的人吆喝著闖進來,偏頭一看,又喜又氣憤。 喜的是終于看到了桃花,氣的是在桃花身后竟站著一個惡人。于是他從羽衣下取出弩弓,轉身一箭朝惡人射去,不偏不倚正中他的右眼,惡人一聲慘叫,昏倒在地。憨哥很快又拿出彎刀,左砍右劈,打散了家奴,抱起桃花,飛身上馬,象一陣風似的走了。憨哥和桃化回到桃花山,鄉親們一片歡騰,抬出米酒,吹起蘆笙,圍著憨哥和桃花又是唱又是跳,直到太陽西斜,憨哥和桃花才告別鄉親,一起上馬奔逃遠方。 從此以后,桃花山的人再沒見過他們。但每年一次的踩花山活動,當地人就不約而同地匯集到憨哥和桃花跳舞唱歌的地方,吹笙、唱歌、跳舞、飲酒、耍刀、賽馬、射箭。天長日久就形成花山節。 花山節的開始,由“花山主人”操辦和主持,花山主人一般是沒有兒子的壯年人爭著擔任,連任三年后更換。當地人認為花山主人是替人們辦好事的,當過花山主人的就會得子得福。因此在當地人心中,凡已婚無子的都樂于當花山主人,并以此為榮。 節日當天,在花山主人的主持下,于場中立三十六米高的花旗桿一根,桿頂插紅花一朵,綠植一枝,花布一塊,酒一壺,男女老少圍著花旗桿載歌載舞,持續十五日,主要活動是男女對歌、集體婚禮和全席盛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