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以“起”字為名,乃起復之意,承載著祖父的期望,以期通過讀書走上仕途之路。 他的祖父在太宗皇帝之時任官,時運不濟,恰逢要右遷之時,曾祖母病重而喪,回鄉丁憂三年。 待守制期滿回吏部報到,卻被告知無缺可任,只得等,等著等著就被遺忘了,等著等著就等了一輩子,再無起復之時。 祖父常說平生最大的缺憾,便是不能重新出仕任官,如今年紀大了,身子也不好,只能指望下頭的孝子賢孫了。 “起兒,放心大膽去讀書,祖父在京中有人!”這是祖父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時常以此鼓勵他,讓他心無雜念專心讀書。 祖父總說能者居之,若哪個孝子賢孫有出息,便是拼了這把老骨頭舍了這張老臉去求人,也要鋪平道路,讓其仕途之路坦坦蕩蕩。 祖父京中有沒有人,他不知曉,他是靠自己本事考入的國子監,這還多虧當今圣上,承蒙了皇恩,才有這個資格。 國子監的學生,從前均從官員貴族子弟中選拔名額,當今圣上登基第四年后便向庶人子弟開放,擇優而錄,至今已六年有余,他便是借了這個機緣得以考入。 他聽說以前的國子監學生,十分懶散,得過且過,從國子監出去后靠著祖蔭也可踏入仕途為官,并不肯努力,斗雞走狗,為娼妓爭風吃醋時常有之。 不過在當今圣上改了后便不是如此了,風紀煥然一新,不止學生選拔嚴格,進入國子監后更是要定期進行考核,兩次不過者發回原籍,不得再入國子監,故而但凡進到國子監的學生,讀書十分刻苦努力。 他便是其中一員,不過他已經通過了鄉試,今后再也不必參與定期的考核,也算在國子監學滿了出師了。 得知他考中了,祖父來信十分高興,讓他今年不必回鄉過年,專心在京中讀書,為來年會試做準備,于是放了榜之后,他便一直留在國子監中到現在。 只是今日,他覺察有些不同尋常,低聲的竊竊私語不知何時越來越吵,變成了如今的大聲喧嘩,十分吵鬧。 窗前走過兩個學生,其中一人道:“真是大膽,竟敢來國子監鬧事,要他好看的!” “是啊,也不看此處是什么地方,一來一開口便要找秦先生。咱們快走,去請賈先生來,讓他好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