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見自己的牲口們已經陸陸續續的寫好了罪證,高水寒當即起身:“來人,將在座諸位的投名狀收好,送回節度衙門。” 有史懷仁的尸首一直橫陳在前,此處的隴右糧商大戶們不敢有半分怨言。 哪怕是一個怨毒的眼神,都不敢表現出來,唯恐惹得高水寒不快,而招致殺身之禍。 此時, 看到高水寒要人來收集他們這些年所犯下的累累罪行,紛紛恭敬的雙手高舉罪證。 待到罪證被收集而走,他們脫力的跌坐在地上。 如同高水寒所說, 那些被收走的罪證,就是他們的投名狀。 他們很清楚,從現在開始,凡是高水寒所言,便是他們的目標所往。 若是不從,那些投名狀就會出現在長安城中,皇帝的案牘上。 聽聞,這位高將軍是能隨意進出宮廷,更是與圣人、貴妃娘娘有著深厚的私人友誼。 可以預計的,在高水寒沒有失寵倒臺之前,他們只能向對方俯首稱臣。 不! 谷嚳 他們并無官身。 所以,他們只能對高水寒俯首作奴。 高水寒目睹著這些人的神色變化,直接了當的不給他們心態轉變的時間,開口道:“自今日起,鄯州城內一應糧價折半,供給三日,任由城中百姓購買。” 用三天的時間,將鄯州城的糧價控制在折半,用以平息百姓們聽聞軍糧被毀后可能引發的騷亂。 同樣,這也是高水寒對這些人的懲罰。 想必到時候,一旦鄯州城中的百姓聽聞兩家折半,必定會引來一陣搶購囤積。 手握隴右大半糧草的商賈士紳們,不由抬頭望向高水寒。 雖然如今雖未執行,但只要消息一傳出去,他們半個身家都要在這三日里盡數去掉。 難道他們能借口沒糧食了? 先前可是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隴右官兵如今正在各處庫房清查。 然而,高水寒已然轉身離去的背影,讓他們生不起一絲反抗的意志。 能活下去,不像史懷仁一樣還躺在眼前這片血泊中,已經是他們最大的收獲了。 第(2/3)頁